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于謙的詩 > 除夜太原寒甚

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謙

除夜太原寒甚譯文及注釋

譯文

請告訴居住在遠方的朋友,天氣雖有些微的寒冷,但不必為它發愁。

春風吹來已經離我們不遠,已經吹到了屋東頭。

注釋

除夜:除夕之夜,農歷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

太原:軍鎮名,又名三關鎮。防區在今山西內長城以南,西起黃河,東抵太行山,在今山西省。

寒甚:即甚寒,很寒冷。

寄語:傳話,告訴。

天涯客:居住在遠方的人。

輕寒:輕微的寒冷。

底用:何用,底,猶“何”,漢以來詩文中多用其義。

屋東頭:這里是說春天解凍的東風已經吹到屋東頭。意思是春天已來得很近了。

參考資料:

1、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14

2、袁世碩.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331

3、張浩遜,孫祖潔,過偉忠.古小詩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01:186

除夜太原寒甚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于于謙在正統初年任山西巡撫時。詩人自幼生活在杭州。而太原地處北方,與故鄉有很大差異。除夕時天寒地凍,詩人獨自一人,寒夜守歲,賦詩述懷,寄語新春,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袁世碩.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331

除夜太原寒甚鑒賞

  《除夜太原寒甚》是詩人客居太原,除夕夜天寒難耐時有感而作。除夕之夜本該合家團聚,然而,詩人卻棲身遠方,又恰逢大寒,確實令人寂寞難熬。環境雖然極其艱苦,但是詩人在寒冬之時想到春天很快就要來到,希望“天涯客”不必憂愁,表現出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出語卻極為平淡。舊的一年過去了,詩人未能返回溫暖的南方,與家人團圓。而是寄旅太原,滯留在寒冷的北方,在官舍度歲。遠客在外,難免鄉愁,況且舊年之中,詩人經受了諸多的艱難和勞累,但他鼓勵自己和同僚說:“流落天涯的他鄉之客們,不用為這一點輕微的寒冷發愁。句中的“輕寒”與詩題中的“寒甚”對比強烈,“寒甚”是客觀的存在,“輕寒“卻表現了詩人對嚴寒的藐視和對戰勝困難的信心,詩人深知只有蔑視它,才能戰勝它,以此鼓勵友人,激勵自己。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指明前途,加強信心。和前兩句有同樣的鼓舞作用。在詩人眼中,盡管風寒冰堅,但除夜一過,新年即已開始,春天隨之來臨。溫暖的春天,正孕育在殘冬的嚴寒之中,和煦的春風很快就要吹遍大地。春風是那么逼近,似乎就在屋子的東頭,只要側耳傾聽,即可捕捉到它那令人歡欣的聲音。隨著春風的來臨,大地回暖,萬木復蘇,新的一年開始了。詩人迫不及待地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期待著在新的一年里進一步舒展自己的抱負,建立新的功業。

  《除夜太原寒甚》這一富于哲理意蘊和人生體悟的詩篇,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像寒冷的天氣不會長久一樣,困難也只是一時的,應該振奮精神,看到困難后的光明前景。除夕雖然寒冷,詩人于謙又客居他鄉,但是詩人卻沒有天涯游子常有的孤獨和傷感,而是非常自信地告訴和自己有相同境況的天涯游子:“寒冷不足畏懼,春天即將來臨。”最壞的日子都會過去,否極泰來,事物的發展趨勢往往就是這樣富有哲理。 

  這首詩寫的是除夜的寒冷,讀來卻給人以春天的喜悅和暖意,詩中用象征的手法,表現了詩人不畏任何艱難困苦,蔑視嚴酷的惡劣氣候,滿懷信心地和惡劣環境進行斗爭的樂觀精神。詩的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因此這首小詩有它的象征性,也含有一定的哲理,詩人以平白輕松的語氣,抒發激越豪情,顯示了詩人錚錚骨氣與剛毅果敢的上進精神。

于謙簡介

唐代·于謙的簡介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 于謙的詩(287篇)

猜你喜歡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韻壽邵二泉母

明代林俊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云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賦得始歸雁詩

南北朝劉孝綽

洞庭春水綠,衡陽旅雁歸。差池高復下,欲向龍門飛。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

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到白水有感

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

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

臨江仙 其一

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點絳唇

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

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