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裴度的詩 > 溪居

溪居

[唐代]:裴度

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

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溪居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門下流過清清的小溪,古樹和茅草的房檐平齊。

這里沒有世俗的熱鬧喧囂,不時有水鳥兒嘎嘎地鳴啼。

注釋

俯:向下。

古木:年代久遠的樹木。

紅塵:指世俗社會。

飄:一作“飛”。

水禽:水鳥。

溪居創作背景

  裴度曾任宰相,并以平淮、蔡功高封晉國公,位高爵顯,致招嫉妒。數起數罷,最終留守洛陽。他激流勇退,轉親丘壑?!断印愤@首詩是作者晚年居于寓所,感于生活與經歷所作

參考資料:

1、陳伯海 主編.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592-1593

溪居鑒賞

  首句“門徑俯清溪”,是寫別墅的大環境:門前有路徑相通,門外有清流一道。這是極為幽雅的去處。有路,則幽人自往來;有溪,則可以濯吾纓。句中一個“俯’’字,充滿動態感,表現出居舍與清溪的距離和高下。

  第二句“茅檐古木齊”,是寫別墅的小環境;茅屋為舍。古樹參天。這是極為簡樸高潔的去處。茅屋,則絕無世俗的銅臭;古木,則可滲透人世的滄桑。句中一個“齊”字,極寫茅檐處境之高雅幽靜。

  第三句“紅塵飄不到”,實中帶虛,既寫出了別墅遠絕塵囂的妙境,也隱含著詩人飄然出世的逸情。作者從激烈的政治斗爭漩渦中脫身出來,休憩在這絕塵脫俗的所在,感到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輕松與解脫。生理上,耳目所及,皆山光水色,濤聲松韻;心理上,不必再思考進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槍。詩人對這種情況,充滿了自慰與自豪。

  末句“時有水禽啼”是寫實。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眾生自在,人鳥同樂,不時傳來水禽安然的啼聲。只寫其“啼”,未狀其貌,大約是遠在門外溪中之故。而“時有”二字。說明啼聲不斷,此起彼落,使得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而是充滿生氣。

  這首詩用欣賞的口吻描繪自己鄉間別墅的幽雅環境。詩寫得清淡脫俗,格調超逸高古,不事雕琢而神韻自佳。南朝詩人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以為天然妙句。裴度“時有水禽啼”之句,似亦盡得其妙。

裴度簡介

唐代·裴度的簡介

裴度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裴度出身河東裴氏的東眷裴氏,為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憲宗時累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支持憲宗削藩。裴度在文學上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時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以自娛自樂,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 ? 裴度的詩(29篇)

猜你喜歡

留云安驛詩

郭印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

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元代方回

飛鴻離魚網,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即席贈任棠山

明代楊慎

紅濕城中仙里,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

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唐代韋處厚

緣崖踏石層。

秋興 其二

王九思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愿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挽徐吏部二首

宋代劉克莊

仰鑽無篚實,平進少梯媒。

一鶴竟歸去,萬牛難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