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即心是佛頌》翻譯及注釋

宋代張伯端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復(fù)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

一顆圓光含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

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

難取難舍難聽望。內(nèi)外圓通到處通,

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個身心萬個同。知之須會無心法,

不染不滯為凈業(yè)。善惡千端無所為,

便是南無及迦葉。

張伯端簡介

唐代·張伯端的簡介

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xué)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shù)。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quán)、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張伯端的詩(9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