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康八景 其三 佛嶺樵歸
晉康八景 其三 佛嶺樵歸。明代。張瀾。 山門鐘磬起禪扉,催送樵夫古道歸。蓑笠荷身披淡靄,薪蒸隨擔領斜暉。手招后伴過青石,步逐前徒出翠微。臨水偶逢漁父問,笑談同答瀨邊磯。
[明代]:張瀾
山門鐘磬起禪扉,催送樵夫古道歸。蓑笠荷身披淡靄,薪蒸隨擔領斜暉。
手招后伴過青石,步逐前徒出翠微。臨水偶逢漁父問,笑談同答瀨邊磯。
山門鐘磬起禪扉,催送樵夫古道歸。蓑笠荷身披淡靄,薪蒸隨擔領斜暉。
手招後伴過青石,步逐前徒出翠微。臨水偶逢漁父問,笑談同答瀨邊磯。
唐代·張瀾的簡介
張瀾,字東之。瀧水(今廣東羅定)人。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進士,任刑部侍郎。居官十載,乞歸養病。卒于家。清康熙《羅定直隸州志》卷六有傳。
...〔
? 張瀾的詩(4篇) 〕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明代:
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雲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明代:
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
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