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流芳的詩 > 黃河夜泊

黃河夜泊

[明代]: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zhàn)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xiāng)。

黃河夜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光下黃河橫躺,月光下戰(zhàn)場似的黃沙漫漫。

轟隆隆的奔流翻騰不息,荒野伸向無盡的遠方。

書信難寄遙遠的會稽,去燕臺的路啊還很漫長。

我這樣長年的四處漂泊,竟再也不覺得是客居他鄉(xiāng)。

注釋

寒沙:寒冷的沙灘。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平野:平坦的曠野。

天荒:極言空間無盡或歷時久遠。

吳會:吳地的會稽,即作者故鄉(xiāng)。

燕臺:指燕京,今北京。明朝的京城。

黃河夜泊創(chuàng)作背景

  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詩人離開客游經(jīng)年的南京,懷著“長路有時到”(《白門七夕》)的自信,北上京師應試。當時明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境地,朝政腐敗,閹黨專權,地方勢力的反叛和農(nóng)民起義迭起。作者滿懷羈旅愁思和無路報國的憂嘆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元明清名詩鑒賞.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75

黃河夜泊鑒賞

  一二句以寫意筆法揮灑出一幅幽美壯闊的黃河月夜圖。首句應題而起,點明時間地點,用語平淡無奇,如隨口吟出,卻神完氣清,境界渾然,可謂發(fā)興高遠。詩人佇立月下,凝神遙望,但見黃河東去,沒入蒼茫夜色之中;沿河兩岸,鋪展著一片沙灘,由于月光映照,沙灘顯得格外空闊綿遠,冷寂凄涼。眼前景象激起詩人沉思遐想,“似戰(zhàn)場”,則表明思之所向。寥寥三字,突兀而來,挾帶著深沉的嘆息,表達出詩人對國事時局的憂慮,隱隱透出一片報國之意。

  三四句從視覺與聽覺兩方面渲染水流的氣勢。“奔流”句承上聯(lián)“黃河”,奔流”一詞在此有二用:一是以“奔”之“流”指代黃河,從而避免字面重復;二是狀水勢的湍急迅猛,道出黃河的特性。“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其景象已經(jīng)十分壯觀,再加之聲音動地,就更令人心驚魄動,望河興嘆了。“平野”句承上文“寒沙”,描繪大河兩岸遼闊而蒼涼的景象。平坦如砥的原野向四方延展,廣大荒遠,似與天接,尤其在星月輝映的夜里,更給人以浩茫無垠的感覺。這一聯(lián)看似純寫景物,其實也融會著深沉的情思。那奔騰不息的河水,震天動地的水聲,像金戈鐵馬,千軍突進,似乎激起詩人心潮的波蕩、轟鳴;那連接著遠天的廣漠原野,像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閃現(xiàn)著王朝興衰、逐鹿爭戰(zhàn)的情景,牽動著詩人的神經(jīng)。二句中,有動景有靜景,有物象有心聲,動靜相配,心與物合,極富于神韻。

  五六句寫作者面對喧囂的黃河發(fā)出的感嘆。劉勰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王夫之也說:“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姜齋詩話》)正是由于眼前奔騰喧囂的黃河,似戰(zhàn)場的寒沙平野,刺激著詩人的感官,觸發(fā)他對時局和社會人生的思考,才使他慨然發(fā)出“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的感嘆。“燕臺路”,指作者進身受任、報國建功之路。“書難達”,見離鄉(xiāng)之遙遠;“路正長”,言前途之渺茫,真切表露詩人對家鄉(xiāng)親朋的思念和憂國傷事之情。有家難歸,有國難投,舉步維艱,詩人的境遇可算是困窘到極點了。此二句直抒胸臆,全是寫情,但透過詩句表層,南國的遼遠,北野的蒼茫和詩人南顧北望、引領長嘆的情態(tài)都鮮明可見。這種寓景于情的寫法,豐富了情感的內涵,增強了詩的形象性。

  七八句寫作者對自己長期漂泊感到傷感。“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馬戴《灞上秋居》)漂泊已非一日,然而還得飄流下去。難以名狀的悲哀涌上心頭,詩人不禁發(fā)出痛苦的呻吟:“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xiāng)!”沉重的語調中。充滿夙志難酬的怨憤和無可奈何的傷感。全詩在哀嘆中結束,留下深厚的余味讓人品嘗。

  全詩由寫景入手,從視覺、聽覺的感受中展示黃河夜景,動靜相映成趣,既襯托出心境的凄清,心潮的激烈,又觸發(fā)起對自己處境的聯(lián)想。“書難達”、“路正長”語意雙關,悵嘆深重,既透露出懷鄉(xiāng)卻難歸的無奈,也暗示了仕進目的的不易達到。作者還由此宕開一步,用欲擒故縱的手法,以久客異鄉(xiāng)之心竟“麻木”不辨,反襯出鄉(xiāng)情的深摯。詩中運用白描的手法,質樸簡煉的語言,淺近率直的方式抒發(fā)游子的復雜感情,耐人尋味。

李流芳簡介

唐代·李流芳的簡介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三十二歲中舉人,后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吳鎮(zhèn)、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

...〔 ? 李流芳的詩(253篇)

猜你喜歡

梅花

唐代羅隱

吳王醉處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經(jīng)雨不隨山鳥散,
倚風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
欲寄所思無好信,為人惆悵又黃昏。

有感

清代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xiāng)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導引·鼎湖龍遠

兩漢佚名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xiāng)。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陰晦中忽見華山

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發(fā)虹縣

宋代孔平仲

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xiāng)。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