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宋之問的詩 > 扈從登封途中作

扈從登封途中作

[唐代]:宋之問

帳殿郁崔嵬,仙游實壯哉。

曉云連幕卷,夜火雜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鳴萬乘來。

扈從良可賦,終乏掞天才。

頌歌 

扈從登封途中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如宮殿般的帳幕聚集在高大的嵩山,皇帝游山的場面實在壯觀。

清晨云霧連同帳幕涌動卷起,夜間燈火夾雜星光繚繞回旋。

幽暗的山谷千旗出動,天子車駕到來,山中響起高呼萬歲的聲音。

我隨同出游確實值得寫詩歌誦,但終究還是缺乏光彩耀天的才華。

注釋

扈:隨從。登封:在今河南鄭州登封市,位于嵩山之南。

帳殿:皇帝出巡時休息的帳幕。郁:積聚。崔嵬:高峻的樣子。

山鳴:據《漢書·武帝紀》,漢武帝祭嵩山,隨從者聽見山神恭呼萬歲。萬乘:指天子。周制,天子有地方千里,兵車萬輛。乘,古代計算兵車的單位,四馬并駕一車,稱為一乘。

良:確實。賦:寫作。

掞(shàn)天:光芒照天。掞,照耀。

扈從登封途中作鑒賞

  宋之問的宮廷詩比沈佺期的要復雜些,雖然這僅是在基本一致的風格中所發生的輕微個性變化。他的最好的宮廷詩完全不像應制詩,而是優美自然的抒情詩。這首《扈從登封途中作》是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宋之問在隨皇帝登嵩山祭天所作。古代帝王為報答天地恩德,并向天地祈求福壽,常舉行封禪大典。在泰山上筑壇祭天為“封”,在泰山下辟地祭地為“禪”,后來擴大為五岳都可封禪。

  整首詩對仗工巧,錦繡成文,充滿對武則天的歌功頌德。此詩第六句的“萬乘”是皇帝的傳統代稱,但這里上下文的描寫恢復了這一詞語本身的某些力量。據《舊唐書》記載,武則天游河南洛陽龍門,命隨從官員作詩,左史東方虬詩作先成,武則天賜給錦袍,之后宋之問獻詩,武則天贊賞其詩句更高,又奪東方虬的錦袍賞給宋之問。

宋之問簡介

唐代·宋之問的簡介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 ? 宋之問的詩(215篇)

猜你喜歡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過金山作

清代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登青州城樓

明代金大輿

麗譙滄海畔,南客一登臨。

四野平沙合,孤城遠樹深。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

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久雨新晴小步

明代趙完璧

云雨連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為我開清興,是處氤氳翡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