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唐代]:杜甫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歸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余,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孔巢父搖頭不住長安,將去東海隨煙霧飄流。

將詩卷永遠留人世間,放竿垂釣采珊瑚求生。

隱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時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仙女們駕著云車而來,指點虛無的歸隱之處。

自以為他有仙風道骨,誰知離長安歸隱之因?

愛惜巢父想苦苦相留,應知富貴像草尖露水!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涼夜庭中擺酒餞行。

失意停琴見孤月殘席,何年從仙界寄我書信?

向南找禹穴若見李白,代我問候他現在怎樣!

注釋

孔巢父,《舊唐書》有傳。他早年和李白等六人隱居山東徂徠山,號“竹溪六逸”。謝病,是托病棄官,不一定是真病。李白這時正在浙東,詩中又懷念到他,故題用“兼呈”。

這句寫巢父無心功名富貴。掉頭,猶搖頭。“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對看。朋友們要他待在長安,他總是搖頭。

這句有兩層意思:一方面表明巢父不僅不戀宮貴,連自己的詩集也留在人間不要了;另一方面也說明巢父的詩可以長留不朽。巢父詩今不傳,這句贈詩倒成了杜甫的自評。

珊瑚樹生熱帶深海中,原由珊瑚蟲集結而成,前人不知,見其形如小樹,因誤以為植物。上言巢父入海,故這里用珊瑚樹。

此二句寫東游的境界。上句,字面上用《左傳》“深山大澤,實生龍蛇”,但含有比意。巢父的遁世高蹈,有似于龍蛇的遠處深山大澤。下句兼點明送別是在春天。

蓬萊,傳說中的三仙山之一,在東海中。織女,星名,神話中說是天帝的孫女。這里泛指仙子。虛無,即《莊子》所謂“無何有之鄉”。歸路,猶歸宿。

知其故,指棄宮訪道之故。

這是一個轉折語。代巢父點醒世人,也可看作轉述巢父本人的話。草頭露,是說容易消滅。

靜者,恬靜的人,謂不熱衷富貴。別人要留,他卻歡送,其意更深,所以說“意有馀”。除,臺階。

唐時宴會多用妓樂,送巢父卻不合適,所以只用琴。罷琴,彈完了琴。酒闌琴罷,就要分別,故不免“惆悵”。下面三句都是臨別時的囑咐。

空中書,泛指仙人寄來的信。把對方看作神仙,故稱為空中書,杜甫是不信神仙的。“幾歲”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說不知你何歲何年才成得個神仙。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杜甫詩選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頁 .

2、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51-152頁 .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創作背景

  朱鶴齡認為,此詩為杜甫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在京師長安所作。當時蔡侯餞別孔巢父,杜甫在筵席上賦此詩。蕭滌非考證出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是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載)春,地點在長安,它是杜甫集中最早的一首七言古詩。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杜甫詩選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頁 .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鑒賞

  此詩寫孔巢父執意離開長安,蔡侯為之設宴餞行,杜甫在宴上賦此詩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詩中贊揚了孔巢父的高風亮節。

  此詩前四句敘述孔巢父辭別長安去往江東。五至八句寫的是詩人對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對人生有獨特的見解,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且歸隱之心已決。十三至十六句寫蔡侯置酒為孔巢父餞行的情景。最后兩句請孔巢父轉達對李白的問候,點明題中的“兼呈李白”,從側面點出了李白與杜甫之間的深厚情誼。

  孔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訪道,故詩中多縹緲恍惚語,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所受屈原的影響。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訪還山之興浩不可留詩以送

宋代陳宓

經年不見意彌親,來愜相思洗吏塵。

陋邑苦難留上客,好山終是戀高人。

吊古

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霽后郭西間步

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

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白菊 其四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興化道中

清代董訥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