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送沈亞之歌·并序

送沈亞之歌·并序

[唐代]:李賀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于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

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

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

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

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

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

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

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送沈亞之歌·并序譯文及注釋

譯文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沒有考取功名,準備返回家鄉(xiāng)吳江。我為他將要踏上歸途感到傷心,可是沒有錢買酒設宴來慰問他,又感激他的再三請求,于是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贈送給他。吳興才人失意將歸,哀怨春風無情,吹得桃花落滿路,千里一片紅。

紫絲竹鞭已斷裂,所騎驄馬弱又小,家住錢塘,在遙遠的東方還要往東。

帶著一條條白藤交叉編成的書箱,里面是短小整齊的文稿,有如梵夾。

為把閃閃發(fā)光的“寶礦”呈現(xiàn)給考官,你乘著小舟,掠過煙波來到京華。

考官們在光天化日之下選拔人才,卻把“黃金”拋掉,“龍馬”放棄。

落第而歸,重又帶著書箱走進家門,是誰能體貼關懷而憐憫你?

我聽說,大丈夫看重節(jié)操骨氣,古人能做到失敗三次也不泄氣。

請你等到下一年的那個時辰揮起長鞭,趁秋天的大好時光驅車再來應試。

注釋

沈亞之:字下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年)進士。以文辭得名,嘗游韓愈門,為當時名輩所稱許。著有《沈下賢集》。

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以書不中第:因為文章沒有考取功名。

其行:將要踏上歸途。

勞:慰問。

勤請:再三請求。

一解:樂府歌詞一章稱為一解。這里指的是一首詩。

吳興才人:這里指沈亞之。

桃花滿陌:落紅鋪滿田間的路。

紫絲竹:馬鞭。驄(cōng)馬:青白色馬。

錢塘:舊縣名,今并入杭州市。

書笈(jí):書箱。

梵(fàn)夾:佛經。

寶礦:金銀寶石。

一葉:小船。

拾才:選取人才。

擲置:拋棄。解龍馬:放走驄馬。《周禮》“馬八尺以上為龍”。

勞勞:體切寬慰的意思。

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氣為重。

古人三走:《史記·管晏列傳》“管仲三次為官,三次罷免;三次打仗,三次失敗。后來輔助齊桓公成為一代名相。”用典故鼓勵沈亞之不要灰心。摧捽:挫折。

事長鞭:執(zhí)鞭打馬。事,使用。

還轅:再來。轅,車。秋律:秋天。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4-17

送沈亞之歌·并序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元和六年(811年),沈亞之到京師應試。其時李賀適任職長安,與沈亞之以詩文會合,遂成益友。元和七年(812年)春,沈亞之“以書不中第”返鄉(xiāng),李賀寫了這首詩為之送別。

參考資料:

1、吳企明 編選.李賀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12-115

送沈亞之歌·并序鑒賞

  沈亞之落第還家,李賀寫詩進行寬慰,這本是一般性的應酬之作。但是由于詩人的切身之痛,對科舉制的體察,所以發(fā)出憤激之詞,痛斥主考官有眼無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擲置黃金解龍馬”可謂是字字珠璣,鏗鏘有力。

  此詩以七言歌行體寫成,十六句三次換韻,形成四句一段的結構特征。

  開頭四句寫沈亞之下第“出都”。因下第,懷才不遇,故曰“怨”。桃花千里紅,固然寫眼前景,亦以此反襯內心之悲。

  次四句追寫沈亞之初次應試入京的情景。五六二句極贊其“書”之精,詩意與“書不中第”相對應,以突現(xiàn)禮部選材之不公。七八二句謂沈亞之遠涉煙波,懷“雄光寶礦”之才華,上獻春卿。

  再次四句寫禮部官員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辨優(yōu)劣,致使沈亞之下第,重入家門。這四句獲得清人姚文夑的極度贊賞。

  最后四句則寄予厚望,鼓勵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試。詩為送別之作,需要為落第之友著想,因而“攜笈”二句表示出對朋友的深切關懷。

  詩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貼切自然,畫龍點睛。詩人慨嘆沈亞之下第,其實就是慨嘆自己下第,他慰勉沈亞之,也有自慰之意。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喜雨二章

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

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

西樓怨為孔宗魯?shù)客鲎?/a>

樊阜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短催長嘆。

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

明代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zhí)法秋臨節(jié)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次韻監(jiān)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山木犀

宋代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xiāng),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四十詠 其二十八 徐太學益孫

明代王世貞

徐生貌溫如,骨節(jié)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里。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飲馬長城窟

鄭起

飲馬長城窟,下見征人骨。

長城窟雖深,見骨不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