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送儲邕之武昌

送儲邕之武昌

[唐代]:李白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

春風(fēng)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

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朓清。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送儲邕之武昌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鶴樓西天的月亮,長江萬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風(fēng)三十多次去了又來,這些年里我徒然懷念著武昌城。

現(xiàn)在來送你,分別實難,舉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山崖追逐著流蕩的行舟,湖水連著黃帝置樂的洞庭。

作為楚人,你最重視自己的諾言,你的詩也如謝朓一樣清麗。

我也有一曲《滄浪歌》,一邊行船,一邊吟唱。

注釋

儲邕(yōng):李白友人。武昌:唐屬江南西道鄂州,即今湖北省鄂城縣。

黃鶴: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之黃鶴樓。《潛確居類書》:”黃鶴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黃鵠山。昔仙人王子安騎黃鶴憩此,地志云:黃鶴山蛇行而西,吸于江,其首隆然,黃鶴樓枕焉。其下即黃鶴磯。“西:一作”高“。

張樂:奏樂。

諾(nuò)為楚人重:司馬遷《史記·季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詩傳謝朓(tiǎo)清:謂謝朓詩以清麗著名。

滄浪吾有曲:滄浪即《滄浪歌》。此言自己高潔其志,不與世同流合污。

棹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2、劉永平.毛澤東手書古詩詞選注.北京:當(dāng)代中國出版社,1996:120-121

送儲邕之武昌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是李白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春作于巴陵(今湖南岳陽)附近。詹锳《李白詩文系年》云:此詩于上元元年春,李白游巴陵所作。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送儲邕之武昌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詩中首句“黃鶴西樓月”,寫得江天一色,風(fēng)清月朗。次句“長江萬里情”則用來襯托詩人送儲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尋味。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誠摯的。他曾在《贈汪倫》中用“水深千尺”來襯托情誼的深厚。

  “春風(fēng)三十度,空憶武昌城”,寫得時光流轉(zhuǎn),故地縈懷。武昌是儲邕曾游之地,卻已有三十年的暌違。李白夜深懷友不眠,從西窗望見:黃鶴樓的月色,武昌城的煙樹,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儲邕交游的情景,故說“春風(fēng)三十度,空憶武昌城”,將儲邕欲往重游的激情,巧妙地表達(dá)了出來。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描繪出一幅友人儲邕離別詩人到武昌的傷感惜別景致。“難為別”,意寓以離別為難。“惜未傾”,意寓惜別情深,頻頻勸酒,以不忍舉起酒杯一下子喝空為惜。

  黃帝曾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所以謝朓詩云:“洞庭張樂地。”舟行處會途經(jīng)多座山,好像眾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儲邕前往武昌,途經(jīng)“張樂地”,也是說其所途經(jīng)的地方。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朓清”,借用楚人重諾言、詩如謝朓般清麗來寄寓詩人送別時的祝托話。楚人語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所以曹丘生揚季布之名于天下。謝朓字玄暉,有美名,昔日曾經(jīng)游楚賦詩,至今傳頌謝朓的詩極為清麗。可見李白與友人儲邕之間情意的深切。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借用《滄浪歌》典故,來寄寓出詩人不忘武昌之情,言自己高潔其志,不與世同流合污,充分表現(xiàn)了李白待人至誠之意。正如《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此詩的前四句,主要是說因送朋友而引起對武昌的懷念,中間四句是寫與儲邕的惜別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別時的祝托話。此詩全幅結(jié)體飄逸秀麗,自然渾成,情趣盎然。以古風(fēng)起法運作排律,表現(xiàn)了詩人對武昌的懷念和對儲邕的留戀。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夜酌

宋代陸游

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

鳴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風(fēng)。

金谷懷古

唐代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fēng)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端午次韻和徐改之

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

宋代朱松

欲尋當(dāng)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移竹

宋代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與孫文學(xué)廷璋并示孫上舍悅祖暨朱文學(xué)侗得三十一韻

清代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guān)覽凌群髦。

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愿胸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