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有狐

有狐

[兩漢]:佚名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詩經 

有狐譯文及注釋

譯文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橋上。我的心里真憂愁,你的身上沒衣裳。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淺灘上。我的心里真憂愁,你沒腰帶不像樣。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憂愁,你沒衣服我心傷。

注釋

狐:狐貍。一說狐喻男性。

綏(suí)綏:慢走貌。朱熹《詩集傳》訓為獨行求匹貌。

淇:衛國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縣東北。梁:河梁。河中壘石而成,可以過人,可用于攔魚。

之子:這個人,那個人。裳(cháng):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厲:水深及腰,可以涉過之處。一說通“瀨”,指水邊沙灘。

帶:束衣的帶子。實指衣服。

側:水邊。

服:衣服。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8-129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30-131

有狐創作背景

  有關此詩的背景學界尚存分歧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衛風·有狐》是一首言情之詩。詩人托為此婦之言,以有狐在踽踽獨行,思得匹偶,表白此婦對其所愛慕之人的愛心。還有人認為這是一位女子擔憂在外的丈夫沒有御寒衣物而寫的一首詩。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8-129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30-131

有狐鑒賞

  這是一首情詩。有人把它理解為妻子擔憂在外的丈夫沒有御寒衣物的詩,則詩以主人公看見有狐開篇,以狐之綏綏,來比久役于外的丈夫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見有一只身材單薄的狐貍,狐獨地散漫地出沒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這應該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邊,水落石出,狐貍身單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見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對丈夫的擔憂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還沒有御寒的下裳。

  全詩一唱三嘆,每章只更換兩個字,反復強化,深入地表達擔憂之情。狐貍走在水淺的地方,濕了腿腳,由此想到自己男人還沒有束緊衣褲的帶子呢。狐貍走在河的岸邊,完全沒有弄濕身上,她就想到丈夫還沒有成身的衣服呢。隨著視線所及,看到狐貍從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來,她就想到丈夫該穿什么衣物,真可謂知冷知熱。從這個角度上說,此詩是賢婦人惦念遠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把此詩解為寡婦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為妖媚之獸,詩人稱此婦為“狐”,看來此婦也頗有風姿,詩人以詩揭露其心事,比之為狐、以物喻人,別饒風致。全詩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綏綏,在彼淇梁”,梁為石不沾水之處,在梁則可以穿好下裳,所以這多情的寡婦,以有狐求偶,對其所憐惜的鰥夫,表白自我的愛心說:“我心里所憂愁的,是那人還無以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沒有衣裳了。”次章言“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厲”為深水可涉之處。《邶風·匏有苦葉》詩云:“深則厲,淺則揭”,涉過深水。需要有衣帶束衣。此婦擔心的,是心上所愛慕的那人還沒有衣帶。她想:“若是我嫁給他,我可以替他結成衣帶他就不愁涉過深水時沒有衣帶了。”三章言此狐“在彼淇側”,既然已在淇側,可見已經渡過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擔心那個人,還無以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結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沒有衣服了。”

  這三章詩充分而細致地表露了這位年青寡婦的真摯愛心,即事抒懷,不作內心的掩蔽,大膽吐露真情,自是難得的佳作。在舊時代,遭逢喪亂,怨女曠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愛,這是人生起碼的要求,自然是無可非議的。這首詩,表白了寡婦有心求偶之情,在《國風》中是一首獨特的愛情詩。至于此婦所愛慕的對方,是否已經覺察到她的愛心,以及如何作相應的表態,那是另外的事了。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謝潘謙之二首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酒泉子 春夜

清代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

宋代楊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寄趙倉

宋代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同苗發慈恩寺避暑

唐代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妙山孫元濟建閣江瀕以館往來士大夫余取韓文公瞰臨眇空閣之句題以眇空賦三絕句 其三

宋代曾豐

真空元在我胸中,自外觀之枉費功。熟視主人參透處,也無實相也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