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眼兒媚·詠梅

眼兒媚·詠梅

[清代]:納蘭性德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眼兒媚·詠梅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要認為瓊花淡雅素裝,誰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樣的清新幽靜,自然是風姿搖曳,儀態(tài)優(yōu)美,不要靠近東邊的墻垣。

梅花的顏色風姿是上天的恩賜,都帶著一些孤寂冷落。可憐漫漫的長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艷麗,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澹妝:一作“淡妝”。

瓊花:揚州瓊花,傳說神仙所種,珍貴無比。但現(xiàn)在所見的揚州瓊花并非原株,而是聚八仙花的變種。

霓(ní)裳:指神仙的衣服,因為相傳神仙以云為裳。詞人在這里是用之比喻梅花的外形。霓,虹的一種。 《楚辭·九歌·東君》:“青云衣兮 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標格:儀態(tài),風姿。宋蘇軾《荷花媚·荷花》“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

莫近東墻:此處化用了宋代程垓《眼兒媚·詠梅》 “一枝煙雨瘦東墻,真?zhèn)€斷人腸”之句。

“冰肌”句:意即梅花的顏色風姿是上天的恩賜。冰肌玉骨,本是形容女子肌膚白凈,體態(tài)優(yōu)美,此處是詞人借以喻梅花的風姿脫俗。分付,交付。

遙夜:漫漫長夜。

疏影:稀疏的梅花花影,出自宋代逋(bū)《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輝注評. 《納蘭詞賞析》: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04:第316頁

2、《經(jīng)典讀庫》編委會編著.人間最美納蘭詞精選: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1:第185頁

3、納蘭性德著,亦歌解析.落盡梨花月又西: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6.01:第292頁

眼兒媚·詠梅創(chuàng)作背景

  舒穆祿雪梅寄住在成親王府納蘭性德家,納蘭性德對表妹雪梅關懷備至,他們一同在書房讀書這兩年耳鬢廝磨,納蘭性德時常想起表妹的一顰一笑。一天,日上三竿還不見表妹進書房,納蘭性德就去看望表妹,他看到表妹早起梳妝時偶發(fā)靈感而作這首寫給她的情詞。

參考資料:

1、水之湄著.傾我一生一世念 納蘭容若的情與詞: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6.06:第163頁

2、張鈞著.滿族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全傳:長春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29頁

眼兒媚·詠梅鑒賞

  “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納蘭說,不要把雪花當做是梅的淡雅妝飾,梅自身就有著白色霓裳的美麗。雪花是天外之花,別有根芽,雖輕靈脫俗卻沒有悔的一縷香魂,因而這樣的一種純潔幽香、超凡脫俗的美,只有梅才有。“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在這雪花飛舞的寒冬,梅是清幽的。百花凋零,草木蕭條,梅卻散發(fā)幽香,燦爛微笑。不要走近東墻接近她。梅花不是什么名貴之花。它是嚴冬萬物蕭條中的一抹淡雅,因而它美得凄絕。梅花是美的,但它生性高潔,寧可抱香枝上老,也不隨黃葉舞西風。李易安詞巾的“故應難看梅花”和納蘭的“莫近東墻”,說的部是梅花品格的高尚純潔,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梅的冰清玉潔,讓人心生敬仰,納蘭說它是“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梅的冰肌玉骨是上蒼的恩賜。它不同于塵世中的俗花,忙著爭奇斗艷:梅不屑與它們爭舂,只把春來報,因而,上蒼除了賜予它冰肌玉骨的風采,同時還給它孤高、寥落和凄涼。在寒冷遙遠的冬夜里,清冷的炯霧和清涼的明月籠罩著它,只留一束疏散的影子橫映在窗紗上。納蘭在每一個冬夜看到的都是“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的景象,納蘭沒有說他看后的心境,卻把整個凄冷的氛圍傳遞給讀者,讓我們和他一同感受那樣的情懷。

  在這首詞中,納蘭通篇沒有寫一個“梅”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寫梅;通篇沒寫一個“人”字,卻無處不見人的影子。寫梅花的品格,實則是寫人的品格。詞中對梅骨、梅神、梅魂的詠嘆和贊美。林逋因為心中有“梅妻”,所以才能寫出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世芳姿,納蘭愛表妹,寫出這首詞。

  情到深處情轉薄,納蘭才有“莫近東墻”之說。他不愛春天里的萬紫千紅,卻獨愛嚴冬里在煙霧和冷月籠罩下的梅花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枝梅在納蘭心中獨一無二。借梅花寫人是納蘭的真意。冰肌玉骨是寫人,別樣清幽也是寫人。納蘭夜夜面對梅的“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睹物思人,在寂靜的夜空,遙望明月,納蘭嗅著梅的清香,度過漫漫長夜,他一夜無眠。

  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但妙筆天成,神韻自出,渾然無痕,另成意境。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

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

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

即事

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銅雀妓

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

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

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七里店口占

宋代范成大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馬看。

尋常相見易,倍覺別離難。

偶成折腰步潘樂樂韻

秦鴻

白鳥沖波沒浩茫,海塵動見劫千場。病牛懶喘高吳月,斷戟沈埋失魯陽。

人馀骨髓猶思售,房竭農(nóng)田豈忌荒。不信春鋤百年上,官家躬勸事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