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宋代。向子諲。 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新恨有誰知,往事何堪省。夢繞陽臺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宋代]:向子諲
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
新恨有誰知,往事何堪省。夢繞陽臺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
竹裡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
新恨有誰知,往事何堪省。夢繞陽臺寂寞回,沾袖餘香冷。
譯文
一年中看到梅花,于是作詩追和,始終遺憾有兒女似的忸怩情態。
竹林里的一枝梅花經過雨水的沖洗顯得柔美可人,亭亭靜立。讓人懷疑這是美人在傍晚時綽約的身影。
心中出現的遺憾有誰知道呢,往事不堪回首啊。眠夢繞著小平臺游走,回來后只有寂寞作陪,此時沾在袖子上梅花的余香已經冷淡了。
注釋
娟娟:姿態柔美貌。
唐代·向子諲的簡介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
? 向子諲的詩(203篇) 〕
明代:
于慎行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游。華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遊。華嶽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宋代:
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五雲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
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儂強是他。
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儂強是他。
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明代:
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複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雲中衢,接羽相翺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元代:
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清代:
易順鼎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