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高適的詩 > 登隴

登隴

[唐代]:高適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登隴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這個遠行之人,站在隴山坡頭,望著隴山上四分而流開去的水流,心潮為之起伏。

流水沒有間斷之時,旅途之人也從無休歇之時。

我的才能微薄,只夠得上做一個小官,如今承蒙知己相召,委以重任,于是不辭艱辛,孤獨地仗劍往來萬里之途。

我哪里是不思念故鄉呢?我之所以離鄉背井前往赴任,為的是感念知遇之恩。

注釋

此詩《全唐詩》題作“登垅”,題下注:“垅,應作隴,詩同。”隴:隴山,在今陜西隴縣西北。

隴頭、隴上:《全唐詩》作“垅頭”、“垅上”,同時又注明應作“隴”。

淺才:微才。通:往來。一命:命即官階,一命為最低級的官。

適:走、往的意思。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0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07-108

登隴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是高適應哥舒翰的征召為河西節度使幕府掌書記,離長安前去河西節度使治所涼州(今甘肅武威)上任途中,登隴山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02-203

登隴鑒賞

  此詩的頭四句以隴上流水來映襯詩人的獨身遠行。“遠行客”是詩人自稱。詩人登上隴山之巔,想起樂府民歌《隴頭歌辭》:“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與歌辭中說的是非常相似的。“隴上分流水”既是寫實,也是襯托作者只身遠游的孤寂悲涼心情。據《三秦記》:“隴山頂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詩的第三、四句運用頂真法緊承頭兩句而來:以流水不盡來比喻人的行程無盡。

  詩的后四句是詩人以大丈夫自許,抒發了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淺才通一命”,這里是指詩人即將就任的左饒衛兵曹、充翰府掌書記。實際上這是幕府中重要的文職軍官,地位僅僅次于判官。詩人稱“淺才通一命”不過是謙詞罷了。“孤劍適千里”,大有慷慨行俠的意味。《史記·淮陰侯列傳》:“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結尾兩句“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指明了詩人此番遠行的原因。詩人并非不眷戀思念自己的故鄉,他之所以離鄉遠行,全都是為了報答知己的知遇之恩呵。高適也是一個很重友情的人,他對哥舒翰的薦舉是非常感激的,當時世風,要作官除考試一途外,若無人薦舉是作不成官的,因此高適說“從來感知己”。“感知己”也僅是表層的一面,深層的原因則是高適想借此薦舉機會,入幕從戎,一展身手,實現他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抱負。正是這種內在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奠定了詩的后半部分昂揚的基調。

  這首詩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簡潔的詩句表達了盡可能豐富的思想,詩中既有游子思鄉的情思,又有仗劍戍邊的豪情,既有報答知己的俠肝義膽,又有為國效力建功的雄心壯志,思想感情波瀾起伏,曲折多變。從全詩的情感流動看,是先抑后揚,最后以昂揚的調子結束全篇,給人以奮發向上之感。胡應麟評說高適的五言古詩“意調高遠”,“深婉有致”,由此詩可見一斑。

高適簡介

唐代·高適的簡介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 高適的詩(216篇)

猜你喜歡

蕭蕭

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

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四用前韻酬達夫 其九

宋代劉弇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答客

潘樂樂

一榻昏昏睡起遲,去來如夢至今疑。才回江海千重浪,又對風云百變棋。

何處清寧堪著我,此生流轉為哦詩。故人莫問升沉事,地僻花深臥不知。

擬古二十七首 其七

孫承恩

邊隅近殺氣,昴星燭天明。長矢射漢月,牧馬川原腥。

揮霍風雨急,劫掠雞犬驚。黑云壓孤壘,哭聲殞三軍。

乾明節祝圣壽 其一

宋代田錫

百辟歡呼降誕辰,金樽獻酒愿千春。延年不假丹砂效,亨壽全由圣德新。

古物進來兼藥鼎,畫圖呈處有仙人。君恩若賞歌詩意,應念甘泉侍從臣。

永叔舟中遇稚升水部再柬二首 其一

明代胡應麟

聲名藉藉動皇畿,錦纜牙檣出海圻。萬鹢連云金翅擁,雙龍橫霧玉鱗飛。

淹留彩筆歌叢桂,濩落青衫問采薇。同學廿年年少友,幾人袍笏到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