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克莊的詩 >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

[宋代]:劉克莊

束缊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為劉克莊被貶廣東時所作。劉克莊以銳意改革而屢受打擊的劉禹錫自比。在作此詩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職。其憤慨悵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現得非常清楚,與唐代的詩豪劉禹錫相比,亦覺無愧。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鑒賞

  這是一首抒寫與友餞別的令詞。全篇表達了詞人傲視世俗的耿介個性,是他主動向社會發(fā)動“攻擊”的狂放表現。語極夸張,情極大膽,豪爽、超邁,淋漓酣暢。

  上片寫臨行前的情景——劉克莊連夜起程,王邁為其送行。先寫自己將在天亮之前拿著火把,走十多里的路,不可背負過重,便把衣囊拋棄,只挑著詩囊上路。豪爽的性格與嗜詩如命的心情于此可見。“宵行”已露旅途之苦。

  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強”,開門見山地描寫連夜而行的情狀。一枝火把引路,來到十里長亭,點出餞別之意。

  “挑得詩囊,拋了衣囊。”表現了書生本色,詩囊里都是他的心血結晶,自然不肯輕易拋掉。詩囊里裝著他的詩篇,也裝著他的一腔豪情滿腹抑郁。

  “天寒”三句,先從自然條件的惡劣寫旅途之艱苦,再點友人相送之誼。“天寒路滑馬蹄僵”,一個“僵”字,寫盡了艱苦之狀。雖在說馬,但行人顛簸于馬背,冒著寒風,艱難趕路的情景,已躍然紙上。“王郎”送“劉郎”,用典巧妙。“王郎”暗指友人系“王謝”望族之后,而“劉郎”則為被貶謫者的代稱。

  下片寫?zhàn)T別情景。二人分手在即,卻并不傷別感慨,而是痛飲酒酣,豪情滿懷,談文論詩,睥睨世俗,狂放不羈。二人高談闊論,以致驚動了東鄰西舍。詞人曾以《落梅》詩受謗免官,他對此十分不平,所以最后三句寫道:當別人笑他疏狂時,他滿不在乎地回答他們,并不以疏狂為意。這正是對當時束縛思想的、嚴酷的禮法制度的挑戰(zhàn)和抗議。

  “酒酣耳熱說文章”,從結構上說,是上片情節(jié)的結局。又是可作為下片的開端,順勢翻出新的情節(jié),安排頗顯匠心。“酒酣耳熱”表現了酒逢知己的歡樂,同時又是詞人熱情奮發(fā),興會正濃的時刻。詞人避開朋友間碰杯換盞的次要情節(jié),而徑直寫出“說文章”的一幕,可謂善于剪裁。“說文章”極含蓄地暗示他們對時事的評論、理想的抒發(fā),以及對憂憤的傾泄。

  王實之秉性剛直,豪氣干云人稱子昂、太白。劉克莊也是言談雄豪,剛直無畏。“驚倒鄰墻,推倒胡床”兩句,正是他們這種英豪氣質的形象表現。前句寫客觀反響,后句寫人物舉動。兩個狂士捋袖豁拳,乘著酒興指點江山,語驚四座,全無顧忌,鄰座驚傻觀者豎發(fā),全與我無關。這種形象的夸飾淋漓盡致地張揚了二人的豪氣。

  “旁觀拍手笑疏狂”,作者設想,若有旁觀者在此,必定拍手笑我二人疏狂。“拍手笑”是一種不被他人理解的表現,對狂者來說不足懼,倒起著反襯作用。劉克莊與王實之在志士受壓、報國無門的時代,將心頭的積郁,化為激烈的言詞、不平常的行動,自然會被稱為“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態(tài)度明確堅定,可謂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動人。有此一句,通篇振起。

  這首詞體現了劉克莊詞風雄偉豪放的一面,也反映出他繼承了辛棄疾的革新精神,同時又發(fā)展了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

劉克莊簡介

唐代·劉克莊的簡介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chuàng)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 劉克莊的詩(4256篇)

猜你喜歡

次韻程弟 其八

宋代方岳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垂簾

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y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自述

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

負郭無新業(yè),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

季夏游西山憶舊

玄燁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