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春日醉起言志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李白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春日醉起言志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生在世如一場大夢,有什么必要辛勞終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爛泥臥在前庭。

醒來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鳥兒正在花間飛鳴。

請問這已是什么時候?春風只顧與流鶯細語聲聲。

對此我真想發一通感慨,但還是對酒自飲自傾。

高歌一曲邀請天上的明月,曲終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釋

前楹:廳前的柱子。

眄 (miǎn):斜視。

春日醉起言志創作背景

  李白于天寶元年(742年)奉詔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惡如仇,很快受到排斥打擊。他感到官場的黑暗污濁,常常以酒澆愁。此詩前人或認為是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李白居東魯時的作品,或認為是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李白居安陸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64-166

春日醉起言志鑒賞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將人生看作是一場夢,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虛幻,唯有育化萬物又為萬物歸宿的“道”及普渡眾生的“佛法”,才是真實的,永恒的。故李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要在醉中來忘卻這如夢的人生。詩人通過醉酒表達了對丑惡黑暗的社會現實的批判,同時在醉意朦朧中,以新的眼光發現新的天地,充分享受人生樂趣。當詩人從醉夢中一覺醒來的時候,覺得煩囂的塵世已變得分外安寧:“覺來眄庭前,一鳥化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庭前花叢中,有一只小鳥在鳴叫,原來春天已經到了。原來世界中還有這樣鳥語花香,春光明媚的幽美境地。這種幽美之境與其說是大自然的賜與,不如說是詩人心境的表現。他醉前竟百視而不一見,而如今在醉后醒來才突然發現,正是因為李白的心境在沉醉后平靜了下來,他才會在安謐寧靜的春光里發現了以前不曾發現的幽美之境。這種發現,猶如哲學上的頓悟,使人突然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哲理境界,那是超凡脫俗的另一個世界,一切人間的憂慮和煩惱,都不復存在了。在這里寵辱皆忘,只有審美的觀照、心靈的寧靜。

  對于這種醉后悟道境界的突然到來,詩人非常高興,他感到自己已很久沒有這種心境了,因此感慨再三。他很想讓這種心境多持續些時候,怕自己過早地酒醒,又回到殘酷的現實社會中來,被種種憂心的事所折磨,因此,他還得再喝上幾杯。“對酒還自傾”,直喝到月上中天。他對酒狂歌,逍遙自得,久久地陶醉在無憂無慮的世界里。

  這首詩深受陶淵明《飲酒》詩的影響,是“擬陶之作”,但又保持著李白自己的風格,寫得“流麗酣暢”。不象陶淵明那樣沉靜、淡泊,只在沉醉的時刻,有些陶淵明的影子,等他一旦完全醒來,就又回復到豪放曠達的李白了。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揚州懷古十六首 其一

清代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惹愁。

新作殊亭

宋代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復不侈。

自題墨竹圖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掬水月在手

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金山

宋代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壽歐子建六十初度時方應試棘圍

明代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