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元稹的詩 > 得樂天書

得樂天書

[唐代]:元稹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抒情 

得樂天書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來的信使剛進門,我就流下眼淚。妻子吃驚女兒哭,探詢:這是什么原因?

她們猜想:“平常不曾有過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江州司馬白樂天寄來了書信。”

注釋

樂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與元稹同為中唐著名詩人,兩人有相似的人生經歷,而且在政治上、文學上也有相似的主張。他們自結交之日起兩人便結下了終身的友情,后人將他們合稱“元白”。

遠信:遠方的書信、消息。元稹《哭女樊四十韻》:“解怪還家晚,長將遠信呈。”

何如:如何,怎么樣。用于詢問。《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子木問于趙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

尋常:平常,平時。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不省(xǐng):謂未見過。杜甫《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之二:“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

江州司馬:即白居易。白居易曾被貶為江州司馬,其詩《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參考資料:

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40-41

得樂天書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其時元稹與白居易分別在通州與江州任所。相同的命運把兩顆心連得更緊,通州與江州之間,常有書信來往,贈送衣物,互相關切。這首《得樂天書》就是其中一次收到白居易的信函時有感而作的一首詩。

參考資料:

1、賴漢屏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52-953

得樂天書鑒賞

  這是一首構思奇特的小詩。題目是《得樂天書》,按說,內容當然離不開信中所言及讀信所感。但詩里所描繪的,卻不是這些,而是接信時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場面。詩的第一句“遠信入門先有淚”,是說,詩人接了樂天的江州來信,讀完后淚流滿面。第二句筆鋒一轉,從妻女的反應上著筆:“妻驚女哭問何如?!痹娙耸殖诌h信,流著淚走回內室,引起了妻兒們的驚疑:接到了誰的來信,引起他如此傷心?這封信究竟帶來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發而為“驚”、為“哭”、為“問”。可她們問來問去,并沒有問出個究竟。因為,詩人這時已經傷心得不能說話了。于是,她們只好竊竊私語,猜測起來:自從來到通州,從沒見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動,也從未見誰的一封來信會引得他如此傷心。夠得上他如此關心的人只有一個──白樂天。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馬白樂天寄來的了。

  小詩向來以直接抒情見長,幾句話很難寫出什么情節、場面。元稹這首小詩,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寫出了場面、情節,卻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詩里,畫出了“妻驚女哭”的場景,描繪了“問何如”的人物對話,刻畫出了“尋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動,而詩人萬端感慨,卻只凝鑄在“先有淚”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說。全詩以素描塑造形象,從形象中見深情,句句是常語,卻句句是奇語。劉熙載《藝概》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實,用常得奇者,豈止白香山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過這道“重關”了。

元稹簡介

唐代·元稹的簡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 元稹的詩(562篇)

猜你喜歡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其二

清代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

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中秋賞月

宋代范純仁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題徐高士祠詩 其二

韓雍

青云夢里謝夔皋,懶受玄纁制錦袍。貧賤不荒三徑業,輕肥應薄五陵豪。

江湖寂寞流風遠,光岳晶熒間氣高。過客紛紛吊遺跡,誰輕名利等鴻毛。

青絞道中

明代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寄吳信叟

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