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德裕的詩 > 登崖州城作

登崖州城作

[唐代]: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登崖州城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遙望帝京,這是鳥兒也要飛上半年的路程。

連綿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轉(zhuǎn)千回層層圍住這崖州郡城。

注釋

⑴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qū)大林鄉(xiāng)一帶。

⑵獨:獨自。帝京:都城長安。

⑶猶:尚且,還。程:路程。

⑷似欲:好像想。住:止住,停住。

⑸百匝(zā)千遭:形容山重疊綿密。匝:環(huán)繞一周叫一匝。遭:四周。郡城,指崖州治所。

登崖州城作創(chuàng)作背景

  李德裕是杰出的政治家,可惜宣宗李忱繼位之后,白敏中、令狐绹當(dāng)國,一反會昌時李德裕所推行的政令。李德裕成為與他們陷害的主要對象。他晚年連遭三次貶謫。大中三年(849年)正月,詩人抵達(dá)崖州。此詩他已年過六旬,但仍心系國事。此詩便是寫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599-600

2、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599-600

登崖州城作鑒賞

  這首詩,同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頗有相似之處: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絕句,作者都是遷謫失意的人,寫的同樣是以山作為描寫的背景。然而,它們所反映的詩人的心情卻不同,表現(xiàn)手法及其意境、風(fēng)格也是迥然各別的。

  作為身系安危的重臣元老李德裕,即使處于炎海窮邊之地,他那眷懷故國之情,仍然鍥而不舍。他登臨北睇,主要不是為了懷念鄉(xiāng)土,而是出于政治的向往與感傷。“獨上高樓望帝京”,詩一開頭,這種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詩所抒之情,和柳詩之“望故鄉(xiāng)”是有所區(qū)別的。“鳥飛猶是半年程”,極言去京遙遠(yuǎn)。這種藝術(shù)上的夸張,其中含有濃厚的抒情因素。這里,深深透露了依戀君國之情,和屈原在《哀郢》里說的“哀故都之日遠(yuǎn)”,同一用意。

  再說,雖然同在遷謫之中,李德裕的處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之在柳州,畢竟還是一個地區(qū)的行政長官,只不過因為他曾經(jīng)是王叔文的黨羽,棄置邊陲,不加重用而已。他思?xì)w不得,但北歸的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否則他就不會乞援于“京華親故”了。而李德裕之在崖州,則是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采取的一個決定性的步驟。在殘酷無情的派系斗爭中,他是失敗一方的首領(lǐng)。那時,他已落入政敵所布置的彌天羅網(wǎng)之中。歷史的經(jīng)驗,現(xiàn)實的遭遇,使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必然會貶死在這南荒之地,斷無生還之理。沉重的陰影壓在他的心頭,于是在登臨看山時,著眼點便在于山的重疊阻深。“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這“百匝千遭”的繞郡群山,正成為四面環(huán)伺、重重包圍的敵對勢力的象征。人到極端困難、極端危險的時刻,由于一切希望已經(jīng)斷絕,對可能發(fā)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準(zhǔn)備,心情往往反而會平靜下來。不詛咒這可惡的窮山僻嶺,不說人被山所阻隔,卻說“山欲留人”,正是“事到艱難意轉(zhuǎn)平”的變態(tài)心理的反映。

  詩中只說“望帝京”,只說這“望帝京”的“高樓”遠(yuǎn)在群山環(huán)繞的天涯海角,通篇到底,并沒有抒寫政治的憤慨,遷謫的哀愁,語氣是優(yōu)游不迫,舒緩而寧靜的。然而正是在這優(yōu)游不迫、舒緩寧靜的語氣之中,包孕著無限的憂郁與感傷。它的情調(diào)是深沉而悲涼的。

李德裕簡介

唐代·李德裕的簡介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xué)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fù)遭奸臣鄭注、李訓(xùn)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zhí)政期間外平回鶻、內(nèi)定昭義、裁汰冗官、協(xié)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jìn)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quán)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 ? 李德裕的詩(168篇)

猜你喜歡

宿宛陵書院

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

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

山林樂四首 其二

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fēng)。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qū)區(qū)理釣筒。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

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jié)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

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冒雨登惠山戲示同游者

明代沈周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

濕云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宋代王安石

往時江總宅,近在青溪曲。

井滅非故桐,臺傾尚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