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戴叔倫的詩 > 調笑令·邊草

調笑令·邊草

[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調笑令·邊草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邊塞的野草啊,邊塞的野草!野草枯盡時。戍邊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萬里處處月明。明月啊,明月!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腸斷欲絕。

注釋

調笑令:詞牌名。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曰:“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注:“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曲有《卷白波》。”詞調名蓋本唐曲。此調為單調,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聲韻,其余各句均押仄聲韻。其中第二句疊用第一句,第七句疊用第六句,第六句顛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邊草:邊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變白,為牛馬所食。

盡:死。

雪晴:下過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潔。

胡笳(jiā):一種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區的管樂器,漢魏鼓吹樂常用之。

絕:極,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詞。

參考資料:

1、龔學文 .《閨秀詞三百首》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96 :326-327 .

2、喬力 .《唐五代詞選》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10 .

3、綦文霞 .《歷代詞精品百首》 .長春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96 :15 .

4、盧冀寧,汪維懋 .《歷代邊塞詩詞選析》 .北京 :軍事誼文出版社 ,1997 :180 .

5、《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委會 .《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長春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 .

調笑令·邊草創作背景

  唐朝時期,政府在邊地設立都護府,管理邊地事務。很多士兵駐扎在邊地,邊地戰事不斷,士兵生活悲苦。這首詞是作者為了表達邊塞士兵渴望回歸故鄉的愿望而作。

參考資料:

1、童輝 .《一生最愛古詩詞》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2 :307 .

調笑令·邊草鑒賞

  這是一首反映邊地戍卒思歸情緒的小令,這類題材在唐詩中多得不可勝計,但在詞中卻很少見。盛唐時代的詩人們都向往到邊塞建功立業,所以岑參等人筆下的邊塞風光無比壯麗,充滿樂觀的情調。但到了中唐時代,情況不同了,李益的邊塞詩就有一種凄涼的氣氛,不少詩篇描寫邊地戍卒的思鄉懷歸和哀怨情緒。戴叔倫此詞所寫也是這種思想情緒,但寫得非常含蓄深沉。

  開頭“邊草”兩字重疊,固是詞調格律的要求,而在這里使人聯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顯示出空間的寥闊,同時點明邊塞的地理環境,渲染了荒涼的氣氛。接著“邊草盡來兵老”一句,寫時間之悠長。邊草一次次從生長到枯萎,戍卒年年盼歸,從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盡”烘托“兵老”,還暗寓著統治者把戍卒當作“邊草”一樣看待的意思,表現出作者對統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責和抗議,寄托著對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間一聯對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前句寫邊塞冰天雪地,一片銀白,“山南山北”點明白雪覆蓋面之廣闊,“晴”字點明飄雪已經停止,同時為下句的“月明”作鋪墊。下句寫白雪襯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潔,“千里萬里”寫月亮普照之廣,同時也暗寓著邊塞與家鄉相隔之遙遠。人隔兩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個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懷人思鄉之景,李白著名的詩篇《靜夜思》就是描繪見月思鄉的情景,唐代寫望月懷鄉的詩篇不勝枚計。接著又按格律要求疊用“明月,明月”,使讀者更體會到:戍卒面對明月,思鄉懷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長著翅膀飛回了家鄉。

  結句“胡笳一聲愁絕”,一聲胡笳使戍卒從思鄉夢中驚醒過來,原來自己仍舊身在邊地,最后用“愁絕”二字表現出戍卒的極端憂愁苦悶,同時也起了點明主題的作用。

  全詞沒有出現思鄉懷人的字樣,但句句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其特點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邊地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嶺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涼悲切的胡笳聲,所有這些景物描寫,都是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最后用“愁絕”二字點明,就顯得心情特別沉重而有力。

  此詞的另一特點是重疊的結構形式。按照詞的格律要求,全詞有兩對疊句,這種重疊通過重復歌詠可加強感情的抒發,同時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甩。“邊草”重疊,形成一種荒涼的意境,描寫了戍卒的活動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虛凄涼的心境,這就與單用“邊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疊,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顛倒,使之與上句轉折呼應,這也是轉應曲詞調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連的格局,可產生回環往復的韻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疊,造成了一種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圍,烘托出了戍卒思鄉懷人的強烈不安的情緒。

  全詞意境極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詞中難得的一篇佳作。

戴叔倫簡介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戴叔倫的詩(293篇)

猜你喜歡

八詠詩 其四 霜來悲落桐

南北朝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江行雜感 其一

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

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

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姑蘇云鶴兄屬題畫蘭

錢之江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

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