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唐代]:杜甫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欲,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李公在歷下亭駐下太守的車蓋。我由北渚經(jīng)過清河前來拜訪。

歷下亭是齊地最古老的亭兮,濟南是名土輩出的地方。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發(fā)詩興,美人陪飲更令人對酒高歌。

修長的竹林清爽無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涼。

這里的景物蘊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紅日西沉,宴會將散,無可奈何。

貴者如公、賤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難以把您重訪。

注釋

東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師之東,故稱東藩。司馬相如《上林賦》:“齊列為東藩。”

皂蓋:青色車蓋。漢時太守皆用皂蓋。

北渚:指歷下亭北邊水中的小塊陸地。

清河:大清河,又名濟水,原在齊州(濟南)之北,后被黃河奪其河路。

海右:古時正向為南,因海在東,陸地在西,故稱陸地為“海右”。

濟南名士多:此句作者自注:“時邑人蹇處士等在座。”自漢以來的經(jīng)師如伏生等,皆濟南人,故曰名士多。這兩句詩,因為頌揚得實,已為后人作為對聯(lián),懸掛亭中(今改為門聯(lián))。

云山已發(fā)興(xìng):曹毗文:招儀鳳于云山。云山指遠處的云影山色。發(fā)興催發(fā)作詩的興致。

玉佩:唐時宴會有女樂,此處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當:是當對的當。語本曹操詩:“對酒當歌。”有人解作應當或讀作去聲。

修竹:修長的竹子。阮籍詩:修竹隱山陰。江淹《竹賦》:亦中暑而增肅。交流:此與彼受謂之“交”。指歷水與濼水,二水同入鵲山湖。

交流:兩河交匯。《東征賦》:望河濟之交流。《三齊記》:歷水出歷祠下,眾源竟發(fā),與濼水同入鵲山湖。所謂交流也。

蘊真:蘊含著真正的樂趣。用謝靈運詩“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是說此亭蘊含真趣(自然美),故以得一游為快。

愜:稱心,滿意。

貴:尊貴,指李邕。賤:低賤,杜甫自謙之稱。

俱:都。

物役:為外物所役使。

公:指李邕。

難重過:難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機會。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9-10頁

2、李時人編著,中華山名水勝旅游文學大觀(上) 詩詞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頁

3、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頁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四年(745年),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途經(jīng)濟南,適逢北海郡太守李邕在濟南,相與游宴于歷下亭。其時,杜甫能陪李邕宴游歷下亭,真是快意當前,不能無詩,此詩便是他即席所賦。

參考資料:

1、李時人編著,中華山名水勝旅游文學大觀(上) 詩詞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頁

2、盧國琛選注,杜甫詩醇,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頁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鑒賞

  杜甫曾自稱少小脫略,結(jié)交老蒼。這時能陪李邕游歷下亭,真是快意當前,不能無詩。

  全詩十二句。詩前四句游歷下亭及其原因。李邕前輩駐東濟南,杜甫得以共泛清河同游歷下亭。這段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骨一聯(lián),極切合情景,亭既古老,人多名士。此詩原注稱“時邑人塞處士在坐竹“。濟南自漢以來,有伏生傳尚書予張生、歐陽生等,皆是名儒。之后,各朝代都有才人。所以這聯(lián)為人所喜愛,至今仍在歷下亭懸掛,為游人觀賞。次四句寫亭中宴飲,周圍云山美景,助發(fā)雅興,眼前玉琨歌會,對酒為樂,歌聲清揚,舉觴勸客。更有修竹籠翠,亭中不覺暑熱,亭外雖空有碧波交流,但也助人興。良辰美景中,長少才俊咸集共飲,真是賞心樂事。此四句全以虛字當腰,極顯抑揚之能事,為本段的特色。最后四句寫宴游歷下亭之感想,此亭深蘊自然真趣,令人恣情留戀,日落席散又該如何,可感可嘆啊!大家都為外物役使,身不由己,不知何時能再與李邕前輩共游同樂。則系抒情,寓無限之留戀,傷重游之無期。系嘆息人生之別易見難。但更有深于此者,則矗貴賤俱物役骨,無貴無賤,皆為物役,受外物之支配束縛,不得自由自在、這當是老莊思想在詩里的流露。

  全詩辭真意切,情感深摯,其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二句為時人后人賞譽,懸掛亭中,至今流傳。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

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園韻 其十九

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

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如夢令·月似二年前好

元代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扁舟撒網(wǎng)圖

明代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游靈山二首

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大風上陶然亭和壁間韻四章 其一

清代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zhàn)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fā)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