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巴江柳

巴江柳

[唐代]:李商隱

巴江可惜柳,柳色綠侵江。

好向金鑾殿,移陰入綺窗。

巴江柳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實在是讓人喜愛,絲絲縷縷的柳葉,一片碧色染綠了大江。

這樣的名柳最好是送到金鑾殿去,讓一片陰涼移入雕滿花紋的綺窗。

注釋

巴江:指流經川東一帶的長江。

可惜:可愛。

金鑾殿:唐代宮殿名。殿與翰林院相接,皇帝召見學士常在此殿。

綺(qǐ)窗:華美的雕花窗戶。

巴江柳創作背景

  大中六年(852)四月,西川節度使杜悰調任淮南節度使。李商隱奉柳仲郢之命,備辦餼牽(米面牛羊)親往渝州(今重慶市)及界首迎送,詩當作于此時。此詩題為《巴江柳》,實際它并不是一首單純的詠物詩。聯系李商隱的身世看,這首詩顯然是借詠柳來抒發用世之情的。

參考資料:

1、王朝謙.巴蜀古詩選解: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713-714

2、鄭在瀛.李商隱詩集今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620

巴江柳鑒賞

  小詩開篇即點題。“可惜”二字表明詩人對巴江柳的愛憐態度。第二句描寫柳色。望王山下,巴江兩岸,那成行成排的楊柳,柔條紛披,新葉繁茂,青蔥凄迷,如錦似繡。倒映在水中,把一江春水都染綠了,以至于分不清哪是柳色,哪是水色,意境是新鮮、優美的。詩人不用“工筆”去刻畫楊柳婀娜多姿的形態美,而是用“潑墨”去烘染它氣象恢宏的色彩美,以色繪春,秀逸迷人,頗見匠心。“綠侵江”,兼用擬人、夸張手法,狀柳色之豐盈、濃重、蒼翠欲滴。楊柳執意要分綠與巴江,讓江水與它同美,一起來裝點春天。一個“侵”字寫活了楊柳,賦予它動感和情感,可謂以一字而盡傳精神。

  楊柳不僅“風流可愛”,而且濃蔭清涼,可以為夏日的人們消暑除熱。于是詩人聯想到,巴江柳應該“好向金鑾”,“移陰綺窗”,去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辭采的富麗,襯托出希望的美好。《南史》記載,劉悛之為益州刺史,曾獻蜀柳數株,齊武帝把它們種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罩,甚為鐘愛。詩的后兩句化用這個典故,但其用世之意更為明顯。

  這首詩一、二句詠物寫實,作者傾筆于柳色,流露出不盡喜愛之情;可柳生巴江,不得地利,徒有其色,難遇知音,惋惜之意見于言外。三、四句由柳色想到柳蔭,暢言巴江柳的輝煌前程,借歷史典故,抒自我心志。但柳蔭終未移入綺窗,有才難被大用,惋惜之意又深一層。由此可見,這“可惜”二字,實為全詩之主眼。而無限“惜柳”之情,正是詩人自傷沉淪、自嘆失意的心靈寫照。

  李商隱這首詠物詩,不離不即,既切合于江柳,又在詠柳中表現自己的情思。全詩借柳寫入,以虛襯實,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七月六下夜月下孤飲作

盧青山

月光入戶欲邀吾,驚吾睡眼撫吾須。我不能飲不能辭,杯盤列列小風池。

我出月色轉熾烈,云中轉出金橘潔。淡宕依回若有語,又羞語切拖云隔。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

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幽居

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

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

挽趙秋曉

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

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

和育王十二題·明月臺

李覯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

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

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