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楨的詩 > 贈從弟·其三

贈從弟·其三

[魏晉]:劉楨

鳳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圣明君。

贈從弟·其三譯文及注釋

譯文

鳳凰在南岳集結,他們在枯敗的竹林處徘徊不前。

我的心不氣餒,奮力的展翅凌駕于高空之上。

我豈能不常常刻苦學習努力練習,我把和黃雀為伍當作恥辱。

什么時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臨,就要等到我面見君主。

注釋

鳳皇:即鳳凰。

厭:通“饜(yàn)”,滿足的意思。

紫氛:高空,云霄。

黃雀:比喻俗士或以閑散自適者。

來儀: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瑞應。

贈從弟·其三鑒賞

  這首詩詠的是“鳳凰”。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說文》),生長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禮記》說它是“羽蟲”之“長”,所以棲、食也與凡鳥不同:“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詩經·大雅·卷阿》鄭玄箋)。這就是此詩開頭所說的“鳳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詩人之歌詠鳳凰,不僅因為它有此神奇的習性,更矚意于它那絕世高蹈的懷抱:“于心有不厭(足),奮翅凌紫氛。”——它根本鄙棄“鳥為食亡”之俗,不滿足于“竹實”之食,而要奮展巨翼,掠過九霄的紫霞,高遠地飛翔!后一句以鳳凰凌空“奮翅”的動態形象,表現它絕世超俗的高遠之志,運筆勁健,富于陽剛之美。讀過莊子《逍遙游》和宋玉《對楚王問》的人都記得,當鹍鵬、鳳凰“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際,“學鳩”、鷃鳥之輩曾以其井蛙之見,對它們加以無知的嘲問。宋玉因此有“鳳皇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語,將這類斗筲之輩一筆罵倒。詩人大約正有感于此,所以接著兩句便借鳳凰之口,對無知之輩的嘲問,作出了聲震云天的回答:“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意謂:正是為了不與世俗之輩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擊風云的斗爭生涯的呵!詩人仰望云空、激動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問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時候才能歸來?”鳳凰的回答干脆利落:“將須圣明君”。意謂:到了明君臨世的時候,我就將萬里來歸!這四句抒寫鳳凰之志,詩人將其置于“奮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一種高天傳音的雄奇境界。絕世高蹈的鳳鳥,正凌空遠去,萬里云天卻還隆隆地回蕩著它那高傲的鳴叫,這壯懷是書寫在高天白云之上的呵!

劉楨簡介

唐代·劉楨的簡介

劉楨

劉楨(?-217),三國時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東東平寧陽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于世,今有《劉公干集》。

...〔 ? 劉楨的詩(34篇)

猜你喜歡

賦西漢

唐代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鷓鴣天 佳人

兩漢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雨香館對雨 其二

弘歷

欲擬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

風勢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

題白龍洞

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

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戲答李伯襄 其二

明代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江上四哀詩 其四 葉山人元階

清代姚燮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死。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