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花鴨

花鴨

[唐代]: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花鴨譯文及注釋

譯文

花鴨身上清凈無泥,常在階前緩步而行。

它讓羽毛不同于群鴨,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鴨啊,你沒覺到群心在忌妒么?不要惹得眾眼受驚。

主人用稻粱喂養你,留心啊,千萬不要先出聲。

注釋

花鴨:水禽。

泥滓(zǐ):泥渣。

階前:一作“中庭”。

牽:惹得。

稻粱:鴨飼料,比喻祿位。沾:沾受恩惠。

先鳴:比喻直言。

花鴨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他舉家由隴入蜀。此間,杜甫在縱情領略自然、生命之美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遭遇進行冷靜的反思?!督^五詠》便是詩人面對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動物、花草,睹物生情的即興之作?!痘啞繁闶瞧渲凶詈笠皇?。

參考資料:

1、鄧魁英.杜甫詩選:南海出版公司,2005:156

2、周嘯天.似花還似非花:鳳凰出版社,2009:23

花鴨鑒賞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借物說事,筆調輕松而情感含蓄蘊藉。

  從詩題上看,這首詩似乎吟詠的是一只毛色不純的鴨,但讀罷全詩,就會明白這猜測是錯誤的。“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詩人明白提醒讀者,江頭所見的“花鴨”,羽毛潔凈,不染泥滓,而且步態從容不迫。屋檐下的階除大約是眾鴨得食之所,詩人把花鴨放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寫,是為了收到一種對比的效果。眾鴨競食,花鴨卻獨自緩步于階前。舉止顯得與眾不同,花鴨不與眾鴨爭食,也許表現了它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這肯定會引起眾鴨注目,并招來不測之災。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仍是寫詩人所見。原來“花鴨”毛色不雜,只有“黑”“白”二色,但這是富有象征意義的兩種對比色。它正象征著花鴨,甚至也是詩人那“黑白分明、的處世態度。可見“花鴨”正是以其特殊的“花”才引起詩人注意、得到詩人贊賞的。這句詩中的“太”字也值得特別玩味,它至少含有兩層意思:其一是贊賞花鴨立身行事,態度特別分明、不容絲毫茍且;其一是飽含著詩人對花鴨處世過于分明會導致禍患的深深憂慮。體會到這一點,在讀到后面詩人直接出場呼勸花鴨的詩句時,才不會感到突然。

  前一句仍是敘寫,但已側面展現了詩人焦躁和急切的情狀,后一句則是直接呼勸了?!安挥X”二字,表現出花鴨十分超然的精神,對眾鴨的驚猜、嫉妒渾然不覺,或者竟是滿不在乎。這是花鴨受詩人賞愛的一個原因,也是花鴨致禍的根源?;喿匀徊幻髌渲械牡览?,但詩人卻已有過類似的教訓?;叵氘敵跏杈确楷g那慘痛的一幕,正是與花鴨此時處境很相似。詩人由己及鴨,不由為花鴨的處境憂心忡忡。詩人動了感情,撇開鴨與人的界限,便要直接呼勸花鴨了。實際上,“不覺”一句已暗含了詩人的勸誡,聯系后一句“休牽眾眼驚”的明勸,這一句所暗諭的花鴨要“警覺”“群心妒”之意就容易理解了。

  尾聯“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是進一層勸說。這兩句的字面意思是:你花鴨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萬不要率先嗚叫了,那樣會觸怒主人,失掉既得的稻粱恩的!但這兩句詩還有更深的含義,可以把它看作是詩人反思自己沾受肅宗之恩作左拾遺,最后終因疏救房琯而遭斥一事而發的“自警”之語。杜甫這里的“莫先鳴”,其精義就是要處于“鳴”與不“先鳴”之間,不能不鳴,也不能先鳴。杜甫丟掉諫官,緣于先鳴。以后流離隴蜀,依人為生,不鳴則無從致“稻粱”;當然更不能先鳴,一旦先鳴,既沾之“稻粱”又會失去。杜甫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通過提醒和勸誡花鴨而曲曲傳出,讀者自然能想象到杜甫當時處境之艱難。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次韻王學士七夕新秋

元代吳澄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

佳期一夕人誰見,別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臨刑詩

明代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

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奉和樂道

宋代韓維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

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

夏日御園閒詠 其三

弘歷

風槐煙柳綠成帷,影度紗欞午日遲。暫向幾馀閒學草,偶因吟罷亦敲棋。

曲池新漲分魚子,碧宇高空放鶴兒。最愛子西傳好句,依稀山靜小年時。

寄徐氏昆仲

明代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