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金陵新亭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金陵新亭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陵人杰地靈,風光優美,豪強眾集,今天會聚到新亭。

放眼中原,滿目瘡痍,河山不復繁榮如舊,周頤情結大傷。

大家坐在這里如同楚囚一樣悲怨,誰真正為國家的命運著想。

王導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萬代留下美名。

注釋

豪士:《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豪士:指西晉滅亡后,從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門士族、王公大臣。

新亭:又名中興亭,三國時吳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

“舉目”以下二句:《世說新語·言語》:“周侯中坐而嘆日: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山河異:指西晉滅亡,晉元帝司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東晉王朝,山河已經改變。周顴,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縣東南人,官至尚書仆射,其父浚平吳有功封成武侯,顓襲父爵,人稱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楚囚:《左傳·成公九年》載:楚國的鐘儀被俘,晉人稱他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虜或者窘迫無法的人。這里指窮困喪氣的東晉士族官吏。

社稷傾: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

王公:即王導。

參考資料:

1、《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頁

2、鐘尚鈞 .中國名詩大觀 :語文出版社 ,1997 .

金陵新亭創作背景

  李白在南京新亭,根據西晉末年的一個歷史故事而作此詩。無論此詩是李白在安史之亂前的詠古,還是在安史之亂后的感慨,從詩歌的角度看,主題鮮明,情節清晰,語言簡練,氣勢雄壯,發人深思,把一個故事改寫得有聲有色。

參考資料:

1、《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頁

金陵新亭鑒賞

  李白在《金陵新亭》中,懷想東晉王導的愛國壯語,無限感慨,不禁對王導的英雄氣概,表示由衷的贊美。作品首二句“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說明金陵的豪士們在新亭游覽勝地聚會。中四句“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顴情。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用極其簡練的語言,概括了歷史上的具體事實。周顓眼看新亭風景沒有變化而社會動亂,山河易色,悲從中來,大為哀嘆。參加飲宴的人都像被拘禁的楚囚那樣,憂傷流淚,只有王導激憤地說:“我們應當共同努力建功立業,光復神州,怎么能如楚囚一般相對哭泣!”這些愛國壯語,李白并未寫入詩中,卻在末二句融合成真誠頌揚的話:“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大詩人不輕易給人以高度贊語,這兩句人物總評,是很有分量的。

  詩的主線和核心是歌頌愛國志士王導,構成歷史事件矛盾的焦點,是愛國思想和消極悲觀情緒的斗爭。詩歌如果按照歷史事件原型,全盤托出,那就成為平板敘述,缺乏藝術光彩。李白選取了周額絕望哀鳴,眾人相對哭泣這一典型場景,微妙地熔鑄成為四行具有形象性的詩句:“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頡情。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篇末把王導的愛國壯語“當共勤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曲折地化用成高度贊美愛國志士的詩句“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可以看出李白在詩歌取材典型化上的功力。

  這首懷古詩在感情的抒發方面,不是平鋪直敘的,如果直白自述,則易陷入板滯。作品感情顯現的不同節奏是:首聯淡淡引出,次聯接觸矛盾,三聯矛盾有深化,末聯解決矛盾。達到審美高潮。可以看出李白在詩歌內在思維布局上的功力。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雪后

許月卿六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魚皮

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山林樂四首 其二

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次韻監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山木犀

宋代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餞高唐州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一

明代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