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農家,心中感到十分苦悶而孤單。農家秋來的勞作更加蒙忙,鄰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媼給我端來菰米飯,盛滿像月光一樣皎潔的素盤。這不禁使我慚愧地想起了接濟韓信的漂母,一再辭謝而不敢進餐。

注釋

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銅陵市南。媼(ǎo):老婦人。

寂寥:(內心)冷落孤寂。

秋作:秋收勞動。田家:農家。秋作:秋天的勞作??啵簞趧拥男量啵闹械谋唷?/p>

夜舂寒:夜間舂米寒冷。舂:將谷物或藥倒進器具進行搗碎破殼。此句中“寒”與上句“苦”,既指農家勞動辛苦,亦指家境貧寒。

跪進: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飯:即菰米飯。雕胡:就是“菰”,俗稱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實,叫菰米,可以做飯,古人當做美餐。

素盤:白色的盤子。一說是素菜盤。

慚:慚愧。漂母:在水邊漂洗絲絮的婦人?!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份d:漢時韓信少時窮困,在淮陰城下釣魚,一洗衣老婦見他饑餓,便給他飯吃。后來韓信助劉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報答漂母。此詩以漂母比荀媼。

三謝:多次推托。不能餐:慚愧得吃不下。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2、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384-386 .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創作背景

  此詩題下原注:“宣州”。五松山,在今安徽銅陵南。此詩為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往來于宣城、歷陽之間時的作品。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4-815 .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鑒賞

  五松山下住著一位姓荀的農民婦女。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誠摯的款待。這首詩就是寫詩人當時的心情。

  開頭兩句“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寫出詩人寂寞的情懷。這偏僻的山村里沒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歡樂的事情,他所接觸的都是農民的艱辛和困苦。這就是三四句所寫的:“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鼻镒?,是秋天的勞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僅指勞動的辛苦,還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節,本來應該是歡樂的,可是在繁重賦稅壓迫下的農民竟沒有一點歡笑。農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鄰家婦女舂米的聲音,從墻外傳來,一聲一聲,顯得十分凄涼。這個“寒”字,十分耐人尋味。它既是形容舂米聲音的凄涼,也是推想鄰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寫到主人荀媼:“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惫湃讼囟?,屈膝坐在腳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為李白吃飯時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媼將飯端來時也跪下身子呈進給他?!暗窈?,就是“菰”,俗稱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實,叫菰米,可以做飯,古人當做美餐。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飯,是對詩人的熱情款待?!霸鹿饷魉乇P”,是對荀媼手中盛飯的盤子突出地加以描寫。盤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這盤菰米飯就像一盤珍珠一樣地耀目。在那樣艱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這盤雕胡飯,詩人被深深地感動了,最后兩句說:“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漂母”用西漢淮陰侯韓信的典故。這里的漂母指荀媼。荀媼這樣誠懇地款待李白,使他很過意不去,又無法報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辭致謝,實在不忍心享用她的這一頓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來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常?!耙蛔砝墼螺p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樣地桀驁不馴??墒?,對一個普通的山村婦女卻是如此謙恭,如此誠摯,充分顯示了李白的可貴品質。

  李白的詩以豪邁飄逸著稱,但這首詩卻沒有一點縱放。風格極為樸素自然。詩人用平鋪直敘的寫法,像在敘述他夜宿山村的過程,談他的親切感受,語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跡而頗有情韻,是李白詩中別具一格之作。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絕句九首(前六首已見第十三卷中)

唐代杜甫

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
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新編系列劇《天龍八部》 其二

楊啟宇

曾歌明月照邊關,換羽移宮玉樹殘。落魄姮娥奔大款,贏虧消息問涼蟾。

壬辰仲春檄調上元留別高淳士民

清代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八詠詩 其四 霜來悲落桐

南北朝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靈巖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

宋代釋仁欽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后,今日依前舊日蹤。

千秋歲 贈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韻

清代宋犖

韋編三換。一石才過半。丘壑性,終難變。傳文洛紙貴,顧曲吳綾賤。

便便也,撐腸柱腹皆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