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真興寺閣

真興寺閣

[宋代]:蘇軾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cè)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dāng)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真興寺閣譯文及注釋

譯文

登閣遠眺但見山川和城郭,渺渺冥冥渾同一體難以辨認。

市人的喧鬧與鴉鵲啼鳴,遠遠聽來合成了一種聲音。

這個寺閣到底有多么高峻?這個寺閣又是誰人經(jīng)營?

側(cè)著身子可以送走落日,舉起手來就能攀摘飛星。

當(dāng)年那位姓王的中書令,曾把終南山的林木砍伐干凈。

繪下自己的畫像留在閣中,面色鐵黑目光炯炯。

身軀有八九尺高大,和寺閣一樣氣度崢嶸。

古代雖有許多人粗暴驕橫,作的事卻常讓世人驚嘆。

登閣的人還緊張得張口喘息,造閣的人不知何以能夠承擔(dān)!

為何不仔細觀看這一寺閣,就可以知道王中書有多么英勇大膽。

注釋

⑴真興寺閣:在鳳翔城中,高十余丈,為宋初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王彥超所建。

⑵漠漠:密布、廣布貌。

⑶浩浩:曠遠貌。

⑷引手:伸手。飛星:流星。

⑸王中令:指王彥超,臨清(今屬山東)人,歷仕晉漢周,累官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以功加檢校太師。北周及宋初曾兩任鳳翔節(jié)度使,宋初加兼中書令,封邠國公。中令,中書令的省稱。

⑹斫(zhuó)木:謂砍伐木材建筑寺閣。南山赪 (chēng):謂終南山林木被伐盡,山嶺赤裸呈紅色。 赪,赤色。

⑺寫真:畫像。

⑻鐵面:黑臉。眼有棱(léng):謂目光炯炯有神。

⑼身強:一作“身長”。

⑽崢嶸(zhēng róng):高峻,并謂氣象超越尋常。

⑾暴恣(zì):暴戾驕縱。

⑿令世驚:一作“今世驚”。

⒀呀喘(chuǎn):張口喘氣。

⒁勝(shēng):承受,力能擔(dān)任。

⒂曷(hé):何,何故。

⒃其人:指王彥超。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22-324

2、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18-19

3、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5-26

真興寺閣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詩作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這一年作者以直言極諫策問列入三等,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開始進入仕途。此詩作于鳳翔,為《鳳翔八觀》中的第六篇。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22-324

真興寺閣鑒賞

  詩的起筆四句從“山川與城郭”至“浩浩同一聲”,總寫此閣的高峻。詩人登臨閣上,但覺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為一個形體。世人紛雜的聲音,和鴉鳴鵲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這四句起得突兀,寫得極為傳神。化用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擴大,寫的是憑高縱目,所見各類形態(tài),曠遠微茫,所聞的種種音響,也難以辨別的景況。次四句由閣之高而引起遐想。前兩句故作設(shè)問:“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這兩句是說:這真興寺閣,究竟有幾多高呢?又是何人所營建的呢?后兩句“側(cè)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用形象化的語言,先回答“幾何高”這一設(shè)問。作者說:登臨此閣,幾乎側(cè)著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陽落山(這是俯視所感)。伸出手來,竟可以攀摘飛星(這是仰觀所覺)。兩句用虛寫表明實際感受,生動恍惚,極夸張之能事。接著以“當(dāng)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兩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設(shè)問“何人之所營”。作者說:當(dāng)年王彥超將軍,以鳳翔節(jié)度使加中書令的身份,駐節(jié)鳳翔府,曾經(jīng)伐木于州南的赪山,建成此閣。王中令因何建閣,作者并沒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寫真留閣下······與閣相崢嶸。”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閣之后,曾在閣下留有畫像,他面色鐵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將軍的氣概。他身長八九尺,此像與此閣都崢嶸高峻,給人以威嚴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詩的最后,作者以“古人雖暴恣”等六句,寫詩人的所感。作者認為有些古人(包括詩里的王中令),其人雖說恣睢暴戾不足稱道,但他們所作之事,也使世人為之驚奇。即以此閣而論,登者尚且感到驚訝吁喘,不知道建閣之人,具有何種膽量,能泰然勝任。結(jié)尾“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強語氣說:君如不信,何不觀看此閣,則知王中令,亦為勇猛英杰之輩,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來看待他的。

  全詩饒有俊爽高邁之氣,寫閣寫人,都用主動形象的詞采。作此詩時,作者年方二十六歲,豪邁英爽,正是壯年作品的特征。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

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

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曉發(fā)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

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fā)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歷層疊,路狹經(jīng)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題睡鳧 其一

明代童冀

夜月沙如雪,春江水似天。煙波幽夢遠,不到鳳池邊。

疊前韻 其二

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guān)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歲暮和穎廬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

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