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阮閱的詩 >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宋代]: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一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桿。一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

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于春風中,默默無語,閑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注釋

闌干:即欄桿。

畫角:有彩繪的號角。

綺窗:雕鏤花紋的窗子。

“盈盈”二句:謂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如春山之秀。澹澹,水波動貌。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創作背景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一錄此詞,謂阮閱“嘗為錢唐幕官,眷一營技,罷官去,后作此詞寄之”。胡與阮時代相及而稍后,其《叢話》即因際問《詩總》(后改稱《詩話總龜》)而繼作,于《前集》序中明言之。所云阮作此詞情事,當可信。

參考資料:

1、阮閱,宋詞鑒賞,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12,第287頁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鑒賞

  起首兩句以形象鮮明的筆觸繪出了一幅早春圖:春寒料峭,杏花初綻,繡樓欄桿,夕陽斜月。這是景物描寫,它暗寫了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為人物勾出了一個典型環境。聯系上下文,讀者從這環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婦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綻之時,迎著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綺麗的繡樓,倚在欄桿旁,看著落日晚霞飛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靜靜地觀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遠方征人。這幽靜、凄寒的典型環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個憂思難奈的人物情態。黃昏,指登樓時刻;杏花寒,謂登樓季節。據《花候考》,雨水這個節氣中,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其時當二月。但這里兼有描寫環境的作用,故而于清冷中顯出幽美。詞人獨上層樓,極目天涯,無邊思緒,自會油然而生。何況登樓之際,春寒料峭,暮色蒼芒,一鉤斜月,映照欄干,這種環境,多么使人感到孤單凄涼。下面三句,寫登樓所見所聞。“一雙燕子,兩行征雁”,含意深長。燕本雙飛,雁慣合群,特寫“一雙”、“兩行”,反襯詞人此際的孤獨。耳邊還傳來城上的畫角聲,心情之凄楚,可以想見。上片寫景,然景中有情,情中見人。

  下片由寫景到抒情。此情是懷人之情,懷人又從懸想對方著筆。“綺窗”,謂雕飾華美的窗欞。唐王維《扶南曲歌辭》云“朝日照綺窗,佳人坐臨鏡”,把佳人與綺窗分作兩句,意境優美;阮閱此詞則將綺窗與人合并一起,徑稱“綺窗人”,語言更加濃縮,形象更加鮮明。仿佛詞人從這熟悉的華美的窗口透視進去,只見其人亭亭玉立于春風之中,悄然無語。這里的“無語”,實際上就是深思:“春閑”,實際上是春愁。就中可以看出.窗內人是一個深于情的女子。結尾兩句“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渭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似春山之秀。前面著以“也應似舊”…句,詞情頓然跳出實境,轉作冥想之筆。

  作者在上下闋的末三句分別寫燕子成雙,大雁成群,皆是實寫所見。以秋水喻美人明眸,以春山狀美人黛眉,則是作者想象的虛景。雙燕、雁陣反襯出獨身一人,秋水、春山突出詞人對佳人的懷思。這兩處的手法前人也用,并不新奇。但所用的章法結構極有意思。徐培均指出,歇拍“前兩句對起,后一句單收,似《浣溪沙》的后片,形成不穩定感,易于過渡”。而結拍首句不對稱,后二句對稱,正好與歇拍相反。這種結構在韻律上有所更張,增加了全詞的活潑感。

阮閱簡介

唐代·阮閱的簡介

阮閱

阮閱(約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閎休,自號散翁亦稱松菊道人,舒城(今屬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榜名美成),做過錢塘幕官,自戶部郎官責知巢縣,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訟牒頗繁,乃大書“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墻壁。郡民化之,謗四廳為無訟堂 。

...〔 ? 阮閱的詩(131篇)

猜你喜歡

宮詞 其一二五

花蕊夫人徐氏

海棠花發盛春天,游賞無時引御筵。繞岸結成紅錦帳,暖枝猶拂畫樓船。

漁父

元代吳鎮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

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

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吾欲簌風叩日門。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

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論詩呈雙魚 其四

明代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燈夕迎紫姑神

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