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三月過行宮

三月過行宮

[唐代]: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墻,風嬌小葉學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三月過行宮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御溝里的水葒白蒿把行宮的圍墻擁繞,淡紅柔綠像宮女的紅頰翠眉般妖嬌。

行宮里簾幕幾次更換青春已經變衰老,宮門深鎖宮女無盡的苦寂何日終了!

注釋

行宮:皇帝外出所住之處。此指東都洛陽行宮。

渠水:溝渠中的水,此指御溝水。渠,即指御溝。唐杜牧《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詩:“悠悠渠水清,雨霽洛陽城 。”紅:水葒(hóng),是一種水生植物。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邊讓賦云:“若綠蘩之垂干。” 吳正子注曰:“紅繁,荷也。小葉,初生葉也。”

風嬌:謂風姿嬌柔。娥妝:美女的妝飾。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詞:“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垂簾:放下簾子。謂閑居無事。《南史·顧愷之傳》:“ 覬之 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垂簾,門階閑寂。”

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挽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29-130

三月過行宮創作背景

  古代供帝王離京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叫做“行宮”。洛陽行宮在唐明皇以前,年年巡幸。安史之亂后遂止。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作者曾經過行宮,看到御溝里長著水葒白蒿,嫩紅柔綠,聯想到行宮內的宮女們被迫過著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因而寫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29-130

三月過行宮鑒賞

  《三月過行宮》是一首七絕。作者經過行宮,時當陽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紅繁擁御“墻”,詩起句寫宮墻外側,御溝之中,水葒茂盛,白蒿繁密。全詩中實寫竹宮春景,僅此一句。接下“風嬌小葉學娥妝”,始由眼前水葒生發聯想,由實返虛。“風嬌小葉”,指葒,紅莖,葉片嫩綠,葉上有淡紅色茸毛,搖曳風中,色狀嬌艷。作者忽然覺得,它多么像宮女新妝的紅頰翠眉。兩種事物,一般新艷,可謂神似。詩起二句,由景及人,辭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詩之文勢而言,則是欲抑先揚,引起下文。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宮女雖曾有春天般的時光,雖曾有水葒新蒿般嬌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宮里,經不得春去冬來,幾度垂簾,青春轉瞬即逝,紅顏須臾便老,這種千年長鎖的生活實在不堪忍受。詩的后兩句,作者用“幾度”與“千年”對舉,表現宮女們青春易去而寂寞長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達了對這一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憤慨。

  李賀詩在藝術上以奇麗為其特色,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點。李賀詩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構想上離絕凡近,出人意表。而這首《三月過行宮》更體現出作者構想的奇妙。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聯想到宮女的容顏,然后再聯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俗套,與一般宮怨詩的藝術構思不同。而色澤明麗、詞藻華美,也是顯而易見的。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會陳亨父

明代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

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次韻昌叔詠塵

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謫居

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千里不來

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

山中

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恭謁孝陵

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