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可久的詩 > 折桂令·游金山寺

折桂令·游金山寺

[元代]:張可久

倚蒼云紺宇崢嶸,有聽法神龍,渡水胡僧。人立冰壺,詩留玉帶,塔語金鈴。搖碎月中流樹影,撼崩崖半夜江聲。誤汲南冷,笑殺吳儂,不記茶經。

折桂令·游金山寺譯文及注釋

譯文

高高的佛寺橫空出世,直與濃云相傍。這里曾有神龍幻形前來聽講,還有從遠道渡江到此的西域和尚。

游人置身于玉潔冰清的世界之中,憶起東坡留下玉帶和詩篇的佳話,聽那寺塔的金鈴陣陣作響。

樹影出現于長江的江心,搖碎了波面的月光。夜半的江濤,隆隆地震撼著崩壞的崖壁,勢不可擋。

昔時曾有軍士拿江岸水冒充南泠水的情況,可笑如今的吳人,早已把《茶經》遺忘。

注釋

金山寺:又名龍游寺、江天寺,在鎮江長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代方與南岸毗連)。

紺(gàn)宇:佛寺,佛寺多以紺色琉璃作屋頂。

聽法神龍:北宋慶歷間金山寺毀于火,寺僧瑞新發誓重建。相傳有神龍化為人形前來聽法,顯身潛入金山下的龍潭,寺僧因得布施錢百萬。元釋明本《題金山寺》:“龍化楚人來聽法,手擎珠獻不論錢。”

冰壺:喻潔凈的世界。

詩留玉帶:據宋范正敏《遁齋閑覽》及《金山志》記載,金山了元佛印法師曾與蘇軾參禪,蘇軾賭敗,留下玉帶永鎮山門。《蘇軾詩集》卷二十四有《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二首》的詩作。

中流樹影:唐張祜《金山》:“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人以為傳出金山的特色。

誤汲南泠:唐陸羽精于茶事,世稱茶神。湖州刺史李季卿命軍士汲取長江南泠水,煮茶請陸羽品嘗,陸羽說茶瓶上半是江岸水,下半才是南泠水。召來軍士一問,原來他們因汲得的水在舟中晃出了一半,所以臨時在江岸邊汲水補入。事見唐張又新《煎茶水記》。南泠,一作南零,在鎮江附近的長江中心,陸羽品其水質為天下第七,《煎茶水記》則品為第一。

吳儂:吳人。

《茶經》:陸羽論茶的經典著作。

參考資料:

1、本書編委會編.元明清散曲觀止:學林出版社,2015.08:第70頁

折桂令·游金山寺鑒賞

  小令入手擒題,以三句寫出了金山寺宏偉的外觀與富有宗教色彩的精神內質。“蒼云”是實景,又暗用《寶雨經》“乘蒼云來詣佛所”的佛教語言;“聽法神龍”、“渡水胡僧”,則呈示了寺內的宗教氣氛與巨大的感召力。龍、僧對舉,當是受唐張祜《題潤州金山寺》“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名聯的啟示,但在曲中更見形象。以下三句鼎足對,則度入了“游金山寺”的“游”。盡管與作者形象直接關聯的僅出“人立冰壺”一句,但“詩留”、“塔語”,也間接反映出詩人觀景、懷古乃至詩興遄發的景象。而此三句中,又進一步表現了金山寺的風物特色與文化內涵。這一切都從“風神”落筆,自覺氣象不凡。

  “搖碎月”一聯為細染,對象為“樹影”與“江聲”。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的寫景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將眼前的實像都轉移至夜間表現,這是為了取得更為完美、典型的藝術形象效果。從前文的“蒼云”、“冰壺”來看,作者的游覽已近黃昏,這就為他進一步馳騁想象提供了條件。樹影中流、江聲撼崖,置于夜半“碎月”之中,更添一種蒼莽悲郁的風調。作者的襟懷茫遠、心潮澎湃,也于此間反映了出來。

  末三句的“誤汲南泠”云云,看似無端,實為眺望南岸所見景觀的聯想。時值黃昏,南岸人家汲水回家,一片熙熙攘攘的生活情景。他們的“汲水”是為了應付日常的需要,自然“不記《茶經》”,曲中的這一筆便點出了這一實質。然而,金山寺的游覽卻激起了詩人的無窮雅興,所以要“笑煞吳儂”了。這三句巧妙地借用典故,為這快游的滿足心態畫上了句號。

  由此可見,借景見情、借物象見游興,是該曲在內容表現上的特色。而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全曲錘煉字句,尤以活用典故、成句見長。這種活用,又表現在虛實相兼上。所謂實,即屬于本地風光,如“聽法神龍”、“詩留玉帶”、“中流樹影”、“誤汲南泠”,其故實在注釋中已予解釋。所謂虛,即典故雖非金山寺所自有,而其意蘊卻有助于實景的印證。如“渡水胡僧”,令人聯想起達摩一葦渡江、杯渡和尚借杯渡水的宗教故事;“塔語金鈴”,令人聯想到《晉事·佛圖澄傳》中佛圖澄聞塔鈴而知寓意的典故。這一切,都有助于烘染金山寺作為釋教勝地的氛圍和氣象。

張可久簡介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猜你喜歡

送鐘伯震赴江陵

明代謝肅

方城山高江漢長,江陵?日居荊王。累葉豪華不可當,五千馀里開封疆。

南馮蒼梧帶沅湘,北?陘塞連鄒陽。巫巴靖謐淮浙寧,師旅財賦雄且強。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志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其三

明代袁宏道

磊塊破除休,幾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舉國號糟丘。

帝里云霞爛,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

宮詞四首

宋代劉克莊

出海新蟾玉半鉤,風翻荷蕩起棲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

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

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念奴嬌

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

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

鷓鴣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