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薩都剌的詩 > 次韻登凌歊臺

次韻登凌歊臺

[元代]:薩都剌

山勢如龍去復回,閑云野望護重臺。

離宮夜有月高下,輦路日無人往來。

春色不隨亡國盡,野花只作舊時開。

斷碑衰草荒煙里,風雨年年上綠苔。

次韻登凌歊臺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形如同盤龍繞去又繞回,閑云野景簇擁高聳的凌歊臺。

夜來明月照著離宮高高下下,帝王走過的車道白天也無人往來。

春天的景色不會隨同亡國消逝,山花依然像當年一樣綻開。

斷碑埋沒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風吹雨淋又長新綠苔。

注釋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從所押韻腳來看,有可能應和的是許渾的詩。凌歊(xiāo)臺,位于今安徽當涂縣的黃山頂上,據說南朝宋劉裕曾經路過此處,并在此地建造高臺,即凌歊臺,后來宋孝武帝劉駿即在此建避暑離宮。

離宮:皇帝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

輦(niǎn)路:即帝王車駕所經過的路。輦,本是人推挽的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如帝輦、鳳輦等。

參考資料:

1、魏涵民編著.馬鞍山古詩詞選注: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01:121

2、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41-45

3、龍德壽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薩都剌詩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232

次韻登凌歊臺創作背景

  這首詩應作于元至順三年(1332),當時薩都剌從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遷為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掾史,南下任職,五月又曾北上至京城,秋天再返回金陵(今江蘇南京)。此詩具體創作于這幾次南來北往的旅途中的哪一次,難以考證。詩人登臨凌歊臺引發懷古的幽思,于是創作了此詩。

參考資料:

1、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41-45

薩都剌簡介

唐代·薩都剌的簡介

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 薩都剌的詩(502篇)

猜你喜歡

清平樂

黃侃

寸眉兩葉。禁受愁千疊。幽意纏綿無處說。但有魂銷心切。

更深月過回廊。照見秋花斷腸。儂比秋花命薄,誰憐獨自凄涼。

鷓鴣天 題綺塵云想山莊詩詞集

近現代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

兩漢佚名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

仁深慶衍,益承益尊。

恭謁孝陵

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艷曲十首 其十

明代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

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和樂天示楊瓊

唐代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