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晚泊潯陽望廬山

晚泊潯陽望廬山

[唐代]: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晚泊潯陽望廬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經過了幾千里江上揚帆,竟然都沒遇到一座名山。

當我在潯陽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爐峰非同一般。

我曾讀過慧遠公的小傳,其塵外之蹤永使我懷念。

東林精舍雖然近在眼前,卻徒然聽到傳來的鐘聲。

注釋

得陽: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掛席:張帆。

郭:外城。

遠公傳:梁代·釋慧皎《高僧傳》有東晉東林寺慧遠法師的傳記。

塵外蹤:謝靈運《田南村園激流植授》:“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東林精舍:即東林寺,在廬山峪嶺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晚泊潯陽望廬山創作背景

  開元二十一年(733),詩人孟浩然漫游吳越之后,在還鄉路上,途經九江時,晚泊潯陽,眺望廬山所發思古幽情之作。

參考資料:

1、梁川 等 .唐詩三百首鑒賞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9-30頁 .

晚泊潯陽望廬山鑒賞

  這首《晚泊潯陽望廬山》,一開篇便是“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筆輕輕揮灑,勾勒出一片寬廣的大自然,不精雕細刻個別景物,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我們仿佛看到詩人的輕舟,掠過千里煙波江上的無數青山。詩的起勢高遠。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將詩人對于名山的熱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寫出來了。接著,“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只以“始見”二字輕輕點染,就描摹出詩人舉頭見到廬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驚喜神態。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氣直下,以空靈之筆敘事;感情卻從“都未逢”、“始見”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從眼中所見直寫“望”廬山之意,下半首則是從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對著香爐峰上煙云繚繞,詩人的思緒也隨之飄忽。他想起了曾經在香爐峰麓建造“東林精舍”,帶領徒眾“同修凈業”的高僧慧遠。他讀過慧遠的傳記,深深地傾慕與懷念這位高僧棄絕塵俗的幽蹤。此刻,東林精舍就在眼前,而遠公早作了古人,詩人因此而感到惆悵和感傷。詩的末尾,寫夕照中從東林寺傳來一陣悠揚的鐘聲。把詩人惆悵、懷念的感情抒寫得更為深遠。山寺都是朝暮鳴鐘,“日暮”是“聞鐘”的時間,“聞鐘”又渲染了“日暮”的氣氛。日暮聞鐘,帶給人憂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鐘聲空聞,從而傳達出詩人的懷念、惆悵等復雜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沒有出現“望”字,但詩人遐想高僧和聆聽暮鐘,卻透露出了“望”意。

  其實所謂“韻”和“神韻”,就是指詩人用平淡自然的語言和高度傳神的筆法寫景抒情罷了。由于筆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無,若隱若現之間,卻蘊藏著豐富悠遠的情思,余味無窮。王士禎等人推崇這首詩有“神韻”,足當“逸品”,“一片空靈”,主要是欣賞孟浩然詩的“清空”、“古淡”的韻致。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企圖超脫塵世的思想;在藝術上,詩人以簡淡的文字傳出景物和人物的風神,表現豐富的情意,給人以言簡意賅、語淡味醇、意境清遠、韻致流溢的感受。

  縱觀全詩,氣勢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韻自然貫通,詩人用“晚泊潯陽”的所見、所聞、所思,表露了對隱逸生活的追慕。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歲寒亭

宋代曾幾

飽霜猶郁蔥,立雪故清潤。下有老成人,持心以相印。

次韻王學士七夕新秋

元代吳澄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

佳期一夕人誰見,別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寄檢法奉議

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春夢軒,為江西按察司書吏張永年贈別

元代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

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