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瀟湘寄舫
題瀟湘寄舫。清代。張百熙。 我從瀟湘來,苦憶瀟湘水。不見瀟湘見明月,月下關(guān)山幾千里。去年秋氣入悲歌,今年秋來情更多。張翰莼鱸等閑事,扁舟不決當如何,香王老人發(fā)奇想,宦海蒼茫支奇舫。破浪時無宗愨風,蓬萊路阻行安往。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狂瀾勢倒誰能挽,愁絕中流擊楫人。
[清代]:張百熙
我從瀟湘來,苦憶瀟湘水。不見瀟湘見明月,月下關(guān)山幾千里。
去年秋氣入悲歌,今年秋來情更多。張翰莼鱸等閑事,扁舟不決當如何,香王老人發(fā)奇想,宦海蒼茫支奇舫。
破浪時無宗愨風,蓬萊路阻行安往。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
狂瀾勢倒誰能挽,愁絕中流擊楫人。
我從瀟湘來,苦憶瀟湘水。不見瀟湘見明月,月下關(guān)山幾千裡。
去年秋氣入悲歌,今年秋來情更多。張翰莼鱸等閑事,扁舟不決當如何,香王老人發(fā)奇想,宦海蒼茫支奇舫。
破浪時無宗愨風,蓬萊路阻行安往。眼底滔滔不可雲(yún),荒荒溟渤一迷津。
狂瀾勢倒誰能挽,愁絕中流擊楫人。
唐代·張百熙的簡介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zhàn)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zhàn)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
? 張百熙的詩(23篇) 〕
元代:
郯韶
湘云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湘雲(yún)微度。六曲朱闌暮。簾外香飄梅子樹。知有王孫索句。
誰將瓊琯吹霞。柳花飛過東家。說與門前去馬,斷腸休為琵琶。
清代:
戴亨
書齋西數(shù)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書齋西數(shù)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明代:
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必告慈甯曉問安,延緣桂棹溯遊瀾。黍芃麥秀香風裡,縹緲西池直北看。
宋代:
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唐代:
康有為
世界偶然留色相,生涯畢竟托清波。明珰翠羽人曾識,碧漠紅塘夢似過。
殘月照來裳佩冷,曉風墜后粉痕多。城南詩客頻相問,怊悵朱顏易老何。
世界偶然留色相,生涯畢竟托清波。明珰翠羽人曾識,碧漠紅塘夢似過。
殘月照來裳佩冷,曉風墜後粉痕多。城南詩客頻相問,怊悵朱顔易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