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郎當嶺口占示汪無際
過郎當嶺口占示汪無際。明代。李流芳。 去年汪生到云棲,相戒莫翻郎當嶺。今年我與翻郎當,始知此山實奇穎。是日風云氣變幻,兼之巖壑勢雄猛。云移日影千山來,風入泉聲百道冷。愛此盤旋忘阻折,足雖郎當意馳騁。吾生浪跡詎可量,太華終南有絕頂。茲山郎當未足道,誰為此名乃予儆。汪生汪生幾誤君,使我臨風發(fā)深省。
[明代]:李流芳
去年汪生到云棲,相戒莫翻郎當嶺。今年我與翻郎當,始知此山實奇穎。
是日風云氣變幻,兼之巖壑勢雄猛。云移日影千山來,風入泉聲百道冷。
愛此盤旋忘阻折,足雖郎當意馳騁。吾生浪跡詎可量,太華終南有絕頂。
茲山郎當未足道,誰為此名乃予儆。汪生汪生幾誤君,使我臨風發(fā)深省。
去年汪生到雲(yún)棲,相戒莫翻郎當嶺。今年我與翻郎當,始知此山實奇穎。
是日風雲(yún)氣變幻,兼之巖壑勢雄猛。雲(yún)移日影千山來,風入泉聲百道冷。
愛此盤旋忘阻折,足雖郎當意馳騁。吾生浪跡詎可量,太華終南有絕頂。
茲山郎當未足道,誰為此名乃予儆。汪生汪生幾誤君,使我臨風發(fā)深省。
唐代·李流芳的簡介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三十二歲中舉人,后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吳鎮(zhèn)、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
...〔
? 李流芳的詩(253篇) 〕
唐代:
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fā)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北固多陳跡,東山複盛遊。鐃聲發(fā)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清代:
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宋代:
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雲(yún)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牆居,故作千裡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近現(xiàn)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
樊阜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diào)短催長嘆。
鶯啼燕語春漫漫,落花飛絮吹作團。
雨歇西樓晚晴薄,弦絲調(diào)短催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