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志常在的成語故事

拼音měng zhì cháng zài
基本解釋比喻雄心壯志,至死不變。
出處晉·陶潛《讀山海經》詩:“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p>
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游泳時不幸淹死了。她死后變成了叫精衛的鳥,常常從遠隔千里的西山銜來木石,投到東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講:刑天與黃帝爭天下,最后被砍了頭,扔到常羊山。刑天沒了頭,就把自己的乳頭變成眼睛,把肚臍變成嘴,揮舞著盾牌和斧子,要和黃帝繼續戰斗。 晉代詩人陶淵明寫道:“精衛銜來小樹枝想填平東海,刑天死了還揮舞著盾牌和斧子,他們的雄心壯志真是可歌可泣。”
猛志常在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猛志常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馬平川 | 宋 蘇軾《東坡詩 卷二十三 游徑山》:“勢若駿馬奔平川?!?/td>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逆道亂常 |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td> |
鷗鳥不下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td>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td>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td>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
昂首挺胸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td>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