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 wēi shòu mìng
基本解釋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出處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臨危受命的典故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后,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不理朝政。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出征前夕給阿斗寫《前出師表》說自己臨危受命,為了匡復漢室大業,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臨危受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鋪張浪費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叫化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
肝膽過人 |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