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紂:商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以武相待。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48卷:“遇文王興禮樂,遇桀紂呈干戈。”
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1回:“我程謨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你休要趕盡殺絕了。”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注音ㄩˋ ㄨㄣˊ ㄨㄤˊ ㄕ ㄌ一ˇ ㄩㄝˋ,ㄩˋ ㄐ一ㄝˊ ㄓㄡˋ ㄉㄨㄥˋ ㄍㄢ ㄍㄜ
感情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名士風流(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高步闊視(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經(jīng)緯天地(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的意思解釋、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書本、詩文或資料倒轉(zhuǎn)過來背。形容讀得滾瓜爛熟。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生命。 |
白發(fā)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fā)花白。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lián)系。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jù)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yè)。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guān)心。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振聾發(fā)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fā):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有機可乘 |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可鉆。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