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翻譯及注釋

唐代高適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

譯文:自從離開京城長安,我的心就憂郁寂寞。 

注釋: 

十年守章句,萬事空寥落!

譯文:十年間困守章句,可萬事空自寥落。

注釋:章句:本指章節句讀,詩中指為仕進而讀書。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譯文:北行登上了薊門,見到那茫茫的沙漠。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譯文:倚著劍面對著戰爭風塵,令人慨然懷想漢代名將衛與霍。

注釋:風塵:邊地多風沙,此處兼指戰伐之氣。  衛:指漢武帝時名將衛青,曾先后四次出擊匈奴,獲大勝。霍:指漢代名將霍去病。

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

譯文:我拂衣離開燕趙,趕著馬可悵然不樂。

注釋:拂(fú)衣:古人要起行,必先拂其衣,后常用來指灑脫離去。燕趙:皆用古稱,指戰國時燕國(今河北北部和北京市)、趙國(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河南省北部)一帶。

天長滄州路,日暮邯鄲郭,

譯文:大白天走在滄洲路上,傍晚時趕到邯鄲城郭。

注釋:滄(cāng)洲:水曲之地,后世常以指隱者居住的地方。

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

譯文:酒店里有時留下蹤影,漁潭邊常常棲身落腳。

獨行備艱險,所見窮善惡。

譯文:一個人趕路備嘗艱險,看盡了世上的善惡。

永愿拯芻蕘,孰云干鼎鑊!

譯文:拯救窮民是我的夙愿,哪怕會殺身鼎鑊。

注釋:芻(chú)蕘(ráo):打草砍柴的人,詩中指貧民百姓。芻:割草。蕘:柴草。干(gān):犯。鼎(dǐng)鑊(huò):詩中指烹煮酷刑。

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

譯文:皇帝的心愿在保存古風淳樸,時下的習尚卻又何等輕浮澆薄。

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

譯文:治國之道要靠任用賢才,安定民心必須關心民瘼。

注釋:理道:即治道,“治”字避唐高宗李治諱而改為“理”。安人:即安民。“民”字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改為“人”。求瘼(mò):訪求民間疾苦。

故交負靈奇,逸氣抱謇諤,

譯文:二位老友都堪稱奇才,超逸不凡又直言不阿。

注釋:故交:指薛據及郭微。靈奇:不同凡俗的才氣。謇(jiǎn)諤(è):正直。

隱軫經濟具,縱橫建安作,

譯文:身懷經世濟民的謀略,寫下了繼承建安風骨的詩作。

注釋:經濟具:經世濟民之材。建安作:具有建安風格的詩文。

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

譯文:才華聲望早已著稱,風節信誼一貫重言諾。

注釋:鳴:突出地表現出來。風期:指風節。

飄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

譯文:可你們各自操勞于州縣,相隔千里阻隔了談笑戲謔。

注釋:勞州縣:操勞于州縣的吏務。迢(tiáo)遞(dì):路途遙遠。限:阻隔。

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

譯文:我向東神馳遠望那貝丘,向西回顧盡頭是虢略。

注釋:貝丘:古地名,同名者有三處,詩中指春秋齊國之貝丘,在今山東省博興縣南貝丘鄉。虢(guó)略:地名,因春秋虢國境界而得稱。今河南省靈寶縣城舊稱虢略鎮,即其地。貝丘、虢略,當為薜、郭所在之地。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

譯文:淇水空自流過,浮云也不能寄信請托。

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

譯文:我的才略倘能被賞識任用,登天之路就不會茫無著落。

注釋:天路:原指登天之路,詩中比喻指顯達、實現抱負之路。

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

譯文:不然再買下幾畝山田,親自挖井耕作。

注釋:耕鑿(záo):指隱居不仕。

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鶴!

譯文:姑且自比那鷦鷯,哪能有志于鴻鵠。

注釋:鷦(jiāo)鷂(liáo):一種善于筑巢的小鳥。鴻(hóng)鶴(hè):即鴻鵠,比喻有大志向的人。

高適簡介

唐代·高適的簡介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 高適的詩(2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