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垂釣》翻譯及注釋

唐代白居易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

注釋:甲乙第:指科舉考試錄取時所評定的等第,第一等為甲第,次等為乙等,應考中式稱為“登第”。承明廬:原為漢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為廬,后因以入承明廬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臨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潯陽江,即長江在九江市的一段。

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

注釋: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虛”意即圓滿與空虛。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