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曲四首》翻譯及注釋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譯文:在襄陽行樂之處,至今猶有人歌舞《白銅鞮》之曲。
注釋:白銅鞮:歌名。相傳為梁武帝所制。一說為南朝童謠名,流行于襄陽一帶。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譯文:漢江之澤水回繞著江城,襄陽之花容月色實在是令人著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譯文:晉人山簡醉酒之時,在高陽池醉態可掬。
注釋:山公:即山簡。晉代人,字季倫?!爸窳制哔t”之一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但他不理政務,只知飲酒游樂,故時人編了首《山公歌》。后成為流行在襄陽一帶的一首兒歌。這首歌詼諧有趣,廣為流傳,常被游歷襄陽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譯文:他頭上反戴看白接籬之帽驪在馬上,樣子實在是可笑。
注釋:白接籬:白色的頭巾。山簡每喝醉了酒,總是倒戴著頭巾,倒騎著馬回家。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譯文:峴山依著漢江,水綠如碧,沙白似雪。
注釋:水綠沙如雪:一作“水色如霜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譯文:山上有紀念羊枯的墮淚碑,上面的字己久為青苔所沒,看不清楚了。
注釋:墮淚碑:在襄陽峴首山。這里用羊祜的典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譯文:姑且在習家池覓得一醉,不去山上看墮淚碑了。
注釋: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又名白馬山)南麓,建于東漢建武年間。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譯文:也學一學山公欲上馬的醉態,讓襄陽小兒也笑上一笑。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