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樓》翻譯及注釋
萬里流沙道,西征過北門。
譯文:走上那萬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們都要經過這座城門。
注釋:東樓:在秦州城。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但添新戰骨,不返舊征魂。
譯文: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著新死者的尸骨,卻不見舊死者返回靈魂。
注釋:但:只。征魂:指出征戰士的靈魂。
樓角臨風迥,城陰帶水昏。
譯文:樓的檐角凌風翹起,多么高寒;城的陰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注釋:凌風迥:高高地迎風凌空而起。昏:昏暗。聲;這里指驛使的傳呼聲。
傳聲看驛使,送節向河源。
譯文:城門下又有驛使喧呼而過,該是西行遠途與吐蕃和談。
注釋:驛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節。節:使節。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