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銅鼓賽神來》翻譯及注釋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裴回。水村江浦過風(fēng)雷,楚山如畫煙開。
譯文:敲響銅鼓賽神來,滿庭都是幡旗,還有華蓋徘徊。神來去時疾鼓如風(fēng)雷,一陣陣卷過山村水寨,吹開如煙的濃霧,露出楚山如畫的豐采。
注釋:河瀆神: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九字。銅鼓: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賽神:謂設(shè)祭酬神,又稱“賽會”。幡(fān)蓋:供神佛所用的幢幡傘蓋之類。幡,一種窄長的旗子,垂直懸掛。蓋,傘蓋,指一種長柄圓頂、傘面外緣垂有流蘇的儀仗物。裴回:同“徘徊”。浦:水濱。風(fēng)雷:形容迎神之車馬聲如風(fēng)雷震蕩。
離別艣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譯文:耳邊還響著離別時的櫓聲欸乃,聲聲震顫著空寂的愁懷。姣美的容顏在惆悵里消瘦,淡淡的妝粉畫出深深的怨哀。看青青麥田里春燕雙雙飛又落,卷起珠簾,空對樓閣,愁情滿懷。
注釋:艣聲:離別時船槳擊水的聲音。艣:大船槳,用人搖動而撥水,使船前進。玉容:如花似玉之容貌,借指美女。妝?。褐溉輮y淡褪。青麥:麥青時節(jié),約夏歷三月,已近暮春。落落:形容燕子飛行悠然自在的樣子。一說眾多貌。珠閣:華麗的樓閣。珠,一作“朱”?!熬砗煶顚χ殚w”應(yīng)理解為在珠樓中卷簾愁對簾外春色。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