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懷古》翻譯及注釋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一作:征帆)
譯文: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注釋: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去棹:往來的船只。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星河鷺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長江中有白鷺洲(在今南京水西門外)。星河,銀河,這里指長江。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譯文: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注釋:繁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競逐:競相仿效追逐。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金陵。商女:歌女。《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
王安石簡介
唐代·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的詩(16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