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春·雪》翻譯及注釋
密灑征鞍無數。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蒙霧。
譯文:騎馬遠行的路上,雪花鋪天蓋地落下,迷蒙了遠處的樹林,模糊了重疊的山嶺,教人無法辨個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霧中。
注釋:征鞍:遠行人的馬鞍。冥迷遠樹:指在漫天飛雪中,遠方的樹木一片迷蒙。冥迷,迷蒙。杳:幽暗。
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飏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
譯文:當初這雪花也飄進過我們的窗戶,一如濡濕的花朵、輕盈的柳絮。那悠揚的樣子多么惹人憐愛,但不是因為雪花太美,而是因為你就在我身邊。
注釋:瑣窗:窗欞上雕刻著精致花紋的窗,代指女子閨房。濕花:即雪花。雪為六角形晶體,古人稱雷為六出(瓣)之花。輕絮:指雪。悠飏(yáng):雪花輕盈飛舞的樣子。濃香:指瑣窗內溫馨的環境。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