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泗州僧伽塔》翻譯及注釋

宋代蘇軾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

譯文: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邊,逆風刮了三天,黃沙陣陣撲面。

注釋: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東流入淮。

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

譯文:船上的舟子都勸我去向僧伽寺祈禱,果然,一炷香還未燒盡,旗子已嘩嘩向南舒卷。

注釋:旗腳轉:指改變了風向。

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

譯文:船走得快如飛箭,轉眼間長橋失去了蹤影,到龜山還不到吃早飯的時間。

注釋:長橋:在泗州城東。龜山:在泗州東北的洪澤湖中。傳大禹治水獲無支祁,鎮于此。

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

譯文:最高尚的人從不厚此薄彼,我呢,滿足了自己的私心,為得到順風而歡欣。

注釋:至人: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這里指僧伽。便:便利。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

譯文: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離去的人要順風,來的人又對逆風抱怨。

注釋:刈:收割。

若使人人禱輒遂,告物應須日千變。

譯文:如要讓人人祈禱都如愿,老天爺豈不是一天要萬化千變?

注釋:遂:如愿,順意。

我今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

譯文:我如今自身與世俗兩不相關,去沒有什么追求,來也沒什么留戀。

注釋:悠悠:遙遠莫測。

得行固愿留不惡,每到有求神亦倦。

譯文: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無所謂不便。每次到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厭倦。

退之舊云三百尺,澄觀所營今已換。

譯文:往昔韓愈詩所說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見到的已不是澄觀苦心經營所建。

注釋:澄觀: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繞淮甸。

譯文: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帶來的俗塵玷污了你的丹梯,請讓我登上你,飽覽群山環繞下的淮河兩邊。

注釋: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淮甸:指淮河一帶地區。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