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翻譯及注釋

宋代辛棄疾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去,更度槎丫個樣橋。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嚙多,懸知千古也消磨。

人間正覓擎天柱,無奈風吹雨打何。

自有山來幾許年,千奇萬怪只依然。

試從精舍先生問,定在包犧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費盡煙霞供不足,幾時西伯載將歸?

行盡桑麻九曲天,更尋佳處可留連。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