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枳兒嶺》翻譯及注釋

清代彭兆蓀

飛梁繞修蛇,怪石劈鬼斧。人聲出天脊,馬足洞山腑。

直下皆懸厓,決決暗泉吐。千年閟頑陰,有眼孰敢俯。

路窮見斜徑,峰轉得小聚。戶稀常斷炊,煙淡不成縷。

荒祠兩三間,白日慘墻土。敗佛無全身,貌與樹爭古。

殘魂吊天驕,畏路避渴虎。凄唱山雀吟,前峰仍午午。

彭兆蓀簡介

唐代·彭兆蓀的簡介

彭兆蓀

彭兆蓀(1769~1821), 清代詩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號懺摩居士。鎮洋(今江蘇太倉)人。有文名,中舉后屢試不第。曾客江蘇布政使胡克家及兩淮轉運使曾燠幕。彭兆蓀青少年時,隨父宦居邊塞,馳馬游獵,擊劍讀書,文情激越,“故其詩有三河年少、扶風豪士之概”;后來遭遇父喪,變賣家產,又因累試不第,落魄名場,常為生活而奔波,詩中“遂多幽憂之旨”。清代張維屏認為他"詩多沈郁之作"《聽松廬詩話》,龔自珍則將他與舒位并舉,稱贊他的詩作"清深淵雅"。

...〔 ? 彭兆蓀的詩(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