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河復(并敘)》翻譯及注釋

宋代蘇軾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見西漢元光元封間,河決瓠子二十年。

鉅野東傾淮泗滿,楚人恣食黃河鳣。

萬里沙回封禪罷,初遣越巫沉白馬。

河公未許人力窮,薪芻萬計隨流下。

吾君仁圣如帝堯,百神受職河神驕。

帝遣風師下約束,北流夜起澶州橋。

東風吹凍收微淥,神功不用淇園竹。

楚人種麥滿河淤,仰看浮槎棲古木。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