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庸齋赴召》翻譯及注釋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詔許還坡仙。
黨魁久屈再徽用,識與不識皆歡顏。
先生出處固有道,諸公進說徒啾喧。
或云時事正孔棘,百萬生靈皆倒懸。
公卿唯阿固權位,閹戚盤互拿金錢。
三垂蹙蹙迫軍壘,萬口嗸嗸愁實田。
南交黠寇謀斡腹,東海逆雛方聚船。
奈何揖遜救焚溺,同姓體國寧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節要同金石堅。
不聞鳴犢反潛圣,況復白駒遺眾賢。
濟川必待蒸徒楫,傾否亦資茅茹連。
試看醉翁門下土,當今誰者居清聯。
角巾支杖亟還里,覽輝翔集毋輕前。
我當靜慮為折衷,咄此二議何其偏。
卦爻時義各有當,圣賢出處無非天。
五真應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豈亨。
要知君相誠與否,卓識諒已窮幾先。
茍能舉國聽夫子,雖不俟駕何尤焉。
嚴風吹衣落閩土,幸與盟主相周旋。
酒邊抵掌談世事,愛君憂國固拳拳。
鴻飛遵諸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煩煎。
心乎愛矣思有助,斐然狂簡成茲篇。
高斯得簡介
唐代·高斯得的簡介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辟為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為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為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為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 ? 高斯得的詩(16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