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即事,錄似鵬飛照磨
元旦,即事,錄似鵬飛照磨。清代。劉鶚。 旭日微云淡淡晴,早朝鴉鵲寂無聲。龍樓鳳閣渾如夢,水國山城謾有情。浩劫固知今止極,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從山計,擬學長沮事耦耕。
[清代]:劉鶚
旭日微云淡淡晴,早朝鴉鵲寂無聲。龍樓鳳閣渾如夢,水國山城謾有情。
浩劫固知今止極,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從山計,擬學長沮事耦耕。
旭日微雲淡淡晴,早朝鴉鵲寂無聲。龍樓鳳閣渾如夢,水國山城謾有情。
浩劫固知今止極,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從山計,擬學長沮事耦耕。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宋代:
葛紹體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宋代:
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堯舜垂衣明日月,臯夔論道際風雲。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聖君。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明代:
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
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隻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