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鶚的詩 >
九日,以公事隨官曹之西山新寺,與宋良卿遍游諸寺
九日,以公事隨官曹之西山新寺,與宋良卿遍游諸寺
九日,以公事隨官曹之西山新寺,與宋良卿遍游諸寺。清代。劉鶚。 京城西北地多幽,依約江南九月秋。湖岸草枯霜欲下,野田水落稻初收。鄉心無奈還隨雁,機事相纏獨愧鷗。猶喜簿書今頗靜,追隨官長賦清游。
[清代]:劉鶚
京城西北地多幽,依約江南九月秋。湖岸草枯霜欲下,野田水落稻初收。
鄉心無奈還隨雁,機事相纏獨愧鷗。猶喜簿書今頗靜,追隨官長賦清游。
京城西北地多幽,依約江南九月秋。湖岸草枯霜欲下,野田水落稻初收。
鄉心無奈還隨雁,機事相纏獨愧鷗。猶喜簿書今頗靜,追隨官長賦清遊。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明代:
張元凱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明代:
張天賦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宋代:
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宋代:
方岳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
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
揚州十裡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