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蕪湖陶氏所藏淵明歸去來辭圖
題蕪湖陶氏所藏淵明歸去來辭圖。明代。倪謙。 淵明歸去來,初非薄五斗。悠然獨往意,寓興詩與酒。三徑有菊松,門垂五株柳。清風北窗下,羲皇以為友。大書晉徵士,千載名不朽。至今一篇辭,諷誦在人口。良工得其意,模寫出妙手。后人能寶藏,什襲若瓊玖。傳家豈不美,所貴德世守。勉焉繼高風,名宗庶無負。
[明代]:倪謙
淵明歸去來,初非薄五斗。悠然獨往意,寓興詩與酒。
三徑有菊松,門垂五株柳。清風北窗下,羲皇以為友。
大書晉徵士,千載名不朽。至今一篇辭,諷誦在人口。
良工得其意,模寫出妙手。后人能寶藏,什襲若瓊玖。
傳家豈不美,所貴德世守。勉焉繼高風,名宗庶無負。
淵明歸去來,初非薄五鬥。悠然獨往意,寓興詩與酒。
三徑有菊松,門垂五株柳。清風北窗下,羲皇以為友。
大書晉徵士,千載名不朽。至今一篇辭,諷誦在人口。
良工得其意,模寫出妙手。後人能寶藏,什襲若瓊玖。
傳家豈不美,所貴德世守。勉焉繼高風,名宗庶無負。
唐代·倪謙的簡介
倪謙(1415年~1479年),字克讓,號靜存,南直隸應(yīng)天府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原籍錢塘(今浙江杭州)。正統(tǒng)四年(1439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于春宮。后主順天鄉(xiāng)試,因黜權(quán)貴之子,被構(gòu)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僖。天資聰穎,記憶力特強,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公集》等傳世。
...〔
? 倪謙的詩(362篇) 〕
:
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xiāng)。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隻夢鄉(xiāng)。蒸床身烙餅,葦席窪盛湯。
:
張海鷗
天分白水落增城,許此江山錦繡盟。仙子靈風矜善弱,古藤神脈佑繁榮。
大豐峽谷河流遠,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飲,也宜風雅也怡情。
天分白水落增城,許此江山錦繡盟。仙子靈風矜善弱,古藤神脈佑繁榮。
大豐峽谷河流遠,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飲,也宜風雅也怡情。
:
區(qū)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明代:
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云無定跡,東風招手白云端。
何曾二子遊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雲(yún)無定跡,東風招手白雲(yún)端。
明代:
釋函可
天明野外勸農(nóng)回,又向城頭辟舊萊。才欲關(guān)門看宋拓,忽聞吏報老僧來。
天明野外勸農(nóng)回,又向城頭辟舊萊。才欲關(guān)門看宋拓,忽聞吏報老僧來。